句子控

美好句子一键收藏,永不丢失!

当前位置:

句子控

作品

《在困难的日子里》
共收录5条的句子
作者:路遥
简介:小说描写的是六十年代农村贫困子弟马建强在城市求学时与饥饿作斗争的故事。在困难的日子里,主人公不仅遭受着生理上的饥饿,也遭受着来自人格尊严煎熬。《在困难的日子里》以“我”马建强为主人公。在失去母亲、连饭都吃不上的困境中,“我”在李老师和同学吴亚玲等人的帮助下,战胜了饥饿、完成了学业,而且表现出正直无私、坚毅不屈、自尊自爱、乐于助人的美德。在那样一种困难的时刻,在那样一个年轻人身上,焕发出一种人性的光芒。 一九六一年,是我国历史上那个有名的困难时期.不幸的是,我正是在这艰难贫困的年头,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考入了县上唯一的一所高中――县立中学. 这的确是不幸的――尤其对父亲来说.他本来是盼望我考不上高中的.他大概觉得,要是我考不上的话,我的失学就会是因为我自己的不争气而造成的,就不是他不供我了――他是实在无力供我继续上学了.在本村上小学或者在邻近的镇子里上初中,都可以在自己家里吃饭,这好歹总能凑合的.而到百里路以外的县城去读书,对一个农家户来说,就是好年头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何况眼下又到了什么样的境地!难道能带着野菜和榆树皮去上公家的大灶吗? 当然,父亲从来没有说过这些话,但我早已看出了他的心思.说起来,又怎能怪可怜的父亲呢?我三岁上就失去了母亲,他既是我的爸爸,也是我的妈妈.在十几年并不轻松的生活中,硬是他一手把我拉扯了这么大.他害着那么严重的关节炎.为了多挣点工分,好供养我读书,总是一瘸一拐地在山里劳动,在家里操磨,连下雨天都不敢歇一歇的.我知道,他现在实在是没办法了――要是有办法的话,可怜的父亲就是赔上老命也不会委屈我的.看看吧!眼下我们的光景都快烂包了.粮食已经少得再不能少了,每顿饭只能在野菜汤里像调料一样撒上一点.地里既然长不起来庄稼,也就不会有多吃野菜的.父子二人全凭一点当年喂猪喂剩的陈谷糠和一点榆树叶子维持着生活.

点击下载 句子控App ,查看更多好句

图标

作者

简介:路遥(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原名王卫国,汉族,中国当代土生土长的农村作家。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一个贫困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描写一个农村知识青年的人生追求和曲折经历,引起很大反响,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改编成同名电影后,获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轰动全国。《在困难的日子里》获1982年《当代》文学中长篇小说奖,同年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1988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以恢弘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册。作者在近十年间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这部小说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路遥因此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且该书未完成时即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路遥因肝硬化腹水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2岁。

下载句子控App

随时随地发现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