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控

美好句子一键收藏,永不丢失!

当前位置:

句子控

作品

《关汉卿》
共收录3条的句子
作者:田汉
简介:中国现代剧作家田汉的12场话剧。写于1958年,最初刊于《剧本》1958年第5期,同年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剧本以《窦娥冤》的写作和上演为线索来展开矛盾冲突,塑造了元代戏剧家关汉卿的艺术形象。单纯善良的少女朱小兰抗拒恶奴凌辱而被诬陷,赃官不问情由,判她死罪。关汉卿出于义愤,在歌伎朱帘秀的支持下写成悲剧《窦娥冤》。权贵阿合马看出剧中针砭时弊的倾向,责令修改,关汉卿宁折不弯,坚持按原作演出。深明大义、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的朱帘秀承担了演出责任。除此之外,剧本还描写了嫉恶如仇的朱帘秀、诙谐风趣的王和卿、侠肝义胆的王著等人物来映衬主要人物,也写了投机取巧、见风使舵的歹人叶和甫来作对照。剧本体现了田汉作品的一贯特色:炽热的诗情,执著的正义感和震撼人心的道德力量。

点击下载 句子控App ,查看更多好句

图标

作者

简介:田汉(1898年3月12日—1968年12月10日),乳名:和儿,学名:寿昌,笔名:田汉、陈瑜、伯鸿、汉儿倚声、首甲、绍伯、漱人、陈哲生、明高、嘉陵、张坤等。男,汉族,湖南省长沙县人。 田汉,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编剧、小说家、词作家、诗人、文艺批评家、文艺活动家,中国现代戏剧三大奠基人之一。他创作歌词的歌曲《万里长城》的第一段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田汉早年留学日本时曾自署为“中国未来的易卜生”。1968年,田汉在中国文化大革命中不幸被迫害死于狱中。 1898年3月12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东乡茅坪田家塅一户贫农家庭; 1912年,就读于长沙师范学校; 1916年,考入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 1919年,在东京加入李大钊等组织的少年中国学会,开始发表诗歌和评论; 1920年,发表处女作《梵峨琳与蔷薇》; 1921年,与郭沫若等组织创造社,倡导新文学; 1922年,回国,受聘于上海中华书局编辑所; 1924年,与妻子易漱瑜创办《南国》半月刊。以后相继任教于长沙第一师范学校、上海大学、大夏大学; 1926年,在上海与唐槐秋等创办南国电影剧社; 1927年秋,到上海艺术大学任文学科主任、校长,创作了话剧《苏州夜话》、《名优之死》等。年底同欧阳予倩、周信芳等举行“鱼龙会”演出,影响甚广; 1928年,与徐悲鸿、欧阳予倩组建南国艺术学院,同年秋成立南国社,以狂飙精神推进新戏剧运动,多次到南京、杭州、广州等地演出,同时主编《南国月刊》; 1929年冬开始,他在从事文艺活动的同时,积极参加政治活动; 1930年3月,他以发起人之一的身分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并被选为7人执行委员会之一,接着参加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同年6月,南国社被查封,左翼剧团联盟改组为左翼戏剧家联盟,他是发起与组织者之一;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参与了党对文艺的领导工作,和夏衍等打入电影阵地,为艺华、联华等影片公司写了《三个摩登的女性》、《青年进行曲》、等进步电影文学剧本,使电影文学从思想到艺术出现了新的面貌; 1934年,作三幕话剧《回春之曲》及电影故事《风云儿女》(后经夏衍改为电影台本,主题歌即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作歌剧《扬子江的暴风雨》; 1935年2月,田汉曾被捕入狱,后被保释出狱; 1937年“七七”事变后,创作了五幕话剧《芦沟桥》,并举行劳军演出。8月赴上海,参加文化界救亡工作。上海沦陷后到长沙、武汉从事戏剧界抗日统一战线工作。12月成立了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他是组织者之一; 1938年,年初与马彦祥等编辑出版了《抗战戏剧》半月刊,后又去长沙筹办了《抗战日报》。2月,到武汉参加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负责艺术宣传工作,同洪深等组建了10个抗敌演剧队、4个抗敌宣传队和1个孩子剧团; 1940年,到重庆,与欧阳予倩等创办《戏剧春秋》,后到桂林领导组建新中国剧社和京剧、湘剧等民间抗日演剧团体; 1944年春,与欧阳予倩等在桂林主持了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对加强戏剧队伍的团结和坚持进步戏剧运动起到了推动作用; 1949年后田汉任职文化部戏曲改进局、艺术局局长; 1968年,文革中被迫害致死; 1979年4月,为田汉平反,在北京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下载句子控App

随时随地发现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