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控

美好句子一键收藏,永不丢失!

当前位置:

句子控

作品

《布拉格精神》
共收录13条的句子
简介:卡夫卡,他以微小却不容撼动的方式提出对生活荒谬的凝视,骨子里认真执著、表面上幽默以对;表面上绝望无力、精神底蕴却坚持反抗。 这样的精神深深地影响著一个世纪以来的布拉格。当代捷克最知名的文学家伊凡克里玛以散文写就的《布拉格精神》便是带领读者去滋味这个城市历史所生成的特有精神,一部深入城市灵魂的文集。大陆异议分子刘晓波推崇此书「让人谦卑、庄重、如在刀锋上行走」。 全书最后一篇〈刀剑逼近:卡夫卡的灵感泉源〉不但是介绍卡夫卡的极品、更是重读卡夫卡绝佳的导引。附带一提,克里玛在当年苏军镇压布拉格时坚持不走,真正布拉格精神于焉彰显。市民无不推崇其(而非昆德拉)为真正代表布拉格的作家。 书评 书中从评论写到历史的文字……最杰出的散文。其中〈刀剑在逼近〉一文检视了卡夫卡的作品及生命,相当精湛,是重读卡夫卡绝佳的导引。――《爱尔兰时报》 冷静、轻描淡写中,充满敏锐。――《周日时报》 伊凡.克里玛是位拥有巨大力量、原创性的作家。在政治压迫和精神压抑下,他的作品依然能够点石成金。――Patrick McGrath《纽约时报》 克里玛的作品直到最近才在他的国家捷克解禁,是东欧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与哈维尔、孔拉德(G.Konrad)、哈拉兹梯 (M.Haraszti)等人齐名。――Greg Burkman Bookist

点击下载 句子控App ,查看更多好句

图标

作者

简介:伊凡・克里玛,捷克著名作家。1931年出生于布拉格一个犹太人家庭,10岁时随父母关进纳粹集中营,在那里度过了暗无天日的3年,直到二战结束。童年的悲惨经历在他心中烙下了深深的伤痕,日后更是渗透到了他的创作中,形成了他独特的个人风格。1956年克里玛从著名的布拉格查里大学文学语言系毕业,在一家出版社做编辑,业余创作小说和剧本,1960年开始发表作品。1964年,他当上了当时一家最负盛名的知识分子周刊的文学主编。 1989年的“天鹅绒革命”使他的作品得以重见天日。他当上了国际笔会中心捷克分会主席,后改任副主席至今。随着禁令的解除,他的文学声誉日隆,在捷克读者群中甚至超过了昆德拉,成为20世纪90年代捷克的文学代表,一部作品的销量在其国内就达十余万册。其中的原因,除了其作品本身的艺术成就外,大概也是因为他不像昆德拉那样最终移居国外,而是一直坚持留在国内写作,所以更能与当代捷克人的心绪相通。用克里玛自己的话说,他的作品试图表现的是一种“布拉格精神”。正是在这个意愿的驱使下,他写出了《我快乐的早晨》、《我的初恋》、《爱情与垃圾》、《被审判的法官》、《我的前途光明的职业》、《等待黑暗,等待光明》以及论文集《布拉格精神》等。这些作品都已被译成了多种文字,并受到世界文坛愈来愈多的关注和好评。

下载句子控App

随时随地发现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