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控

美好句子一键收藏,永不丢失!

当前位置:

句子控

作品

《冬天里的春天》
共收录25条的句子
作者:李国文
简介:《冬天里的春天》是当代著名作家李国文的代表作。小说以某大型军工动力厂党委书记兼厂长于而龙回到阔别三十多年的游击根据地查找暗杀自己妻子芦花的凶手为线索,通过对他回故乡三天之中的经历、见闻、联想、回忆等的叙述,概括了近四十年间的社会生活内容。作品结构独特,情节曲折、细节丰富生动,具有令人荡气回肠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冬天里的春天》曾获1982年第一届茅盾文学奖。 小说以革命干部于而龙重返故乡石湖的三天两夜经历,回溯、对照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17年到“文革”和粉碎“四人帮”长达40年的斗争生活,表现了“春天在人民心里”的主题。主人公于而龙抗日时期是石湖游击队的队长,新中国成立后是某大型军工动力厂厂长兼党委书记,他重返故乡是要为他的亡妻、游击队指导员芦花40年前不明的死因解谜,找出打黑枪的凶手。于而龙和芦花当年都是石湖贫苦的渔民,为了还高门楼王家的债,于而龙喝了药酒到冰湖中捉鲤鱼险些丧命。他们在党的指引下毅然举起了革命的火把,与高门楼王家斗,与日寇、湖匪斗,出生入死战斗不息。于而龙后来又作为骑兵团长,驰骋在解放战争的战场;作为第一批创业者,在沼泽地里建起了大工厂。可是他的结发妻子早在40年前就不幸牺牲。芦花有着异常坚定和敏感的阶级感情,她与高门楼王家有着不共戴天的阶级仇恨。她像一尊威严的战神,把王家老大的头颅掷在老二王纬宇的面前。王纬宇则是混进革命队伍的阶级异己分子,几十年来一直隐藏在于而龙身边捣乱,表面上却假装“革命”,刨掉自己父亲的坟墓,用血写入党申请书,开口闭口是“阶级斗争”,又利用游击队的求胜心理作出错误决定,险些使全队覆灭。在工厂又搞什么“红角”,凡事“左”三分,最后他刽子手的面目终于被揭露了。小说时序颠倒,历史和现实穿插,情节扑朔迷离,更增加了它的艺术魅力。

点击下载 句子控App ,查看更多好句

图标

作者

简介:李国文,1930年生于上海,祖藉江苏盐城。1947年就读于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专门从事理论和编剧学的课程学习。1949年到北京,先进华北人民大学三部学习,后到中央戏剧学院研究部工作。1952年抗美援朝。1954年回国,在中国铁路总工会宣传部任文艺编辑。1957年因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改选》,被划“右派”,下放铁路工程基层劳动锻炼,直至1979年改正。1986年前,在中国铁路文工团创作组从事剧本创作。1986年后,到中国作家协会工作,曾任理事、主席团委员、《小说选刊》主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专业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冬天里的春天》《花园街五号》《危楼记事》、中短篇小说集《第一杯苦酒》《没意思的故事》《电梯谋杀案》《洁白的世界》《都市的黄昏》《涅盘》。20世纪90年代以后,专门从事随笔杂文写作,出版《骂人的艺术》《苦瓜苦瓜》《楼外谈红》《淡之美》《大雅村言》《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中国文人的活法》《李国文说唐》《文人遭遇皇帝》以及《李国文新评<三国演义>》等著作近500万字。作品曾获首届茅盾奖,首届、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及首届华人传媒文学奖。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朝鲜文,在海外出版,另在台、港、澳地区出版过多种繁体字本,是当代具有相当影响的作家。

下载句子控App

随时随地发现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