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控
美好句子一键收藏,永不丢失!
下载APP
名人
小说摘抄
散文美句
书籍名句
书籍
古诗词
电影台词
动漫台词
连续剧台词
台词
AI
登录
扫码关注句子控微信公众号,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当前位置:
句子控
作品
大家都在搜“九月”
大家都在搜“开学季”
大家都在搜“旅行”
大家都在搜“晚安”
大家都在搜“夏日”
大家都在搜“中考”
大家都在搜“岁月”
大家都在搜“少年”
大家都在搜“哲理”
大家都在搜“2025”
大家都在搜“生日”
大家都在搜“古风”
大家都在搜“作文”
大家都在搜“时光”
大家都在搜“工作”
大家都在搜“爱”
大家都在搜“动漫台词”
大家都在搜“情书”
大家都在搜“emo”
大家都在搜“伤感”
《缠解论语》
共收录13条的句子
日期:2018-06-09
相关推荐:
《缘分》
《尝试集》
《圆觉经》
简介:暂无
编辑
01.
《论语》十一、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攻乎异端”,就是“攻打、攻击非圣人之道的别为一端者”。”斯害也已“,”这就是灾害、损害呀“。 对于行圣人之道的君子,异端只不过是别为一端行非圣人之道的不知者,如果没有这种人,圣人之道之行就成了无源之水。 ”不如“如同米;"不愠"如同饭;"圣人之道"如同水、火;"行圣人之道"如同利用水、火把米煮成饭;"行圣人之道的君子",当然就是那煮饭的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对于异端,对于别为一端行非圣人之道的不知者,行圣人之道的君子不是要攻打他们,消弭他们,而是要如把米煮成饭般把他们从不知者变成不愠者,变成行圣人之道的君子,把不知的时间变成不愠的世界,只有这样,才算是真行圣人之道。
—— 《缠解论语》
02.
论语 四 有朋自远方来 “有朋自远方来”,君子,为共同的志向而联手,为共成“圣人之道”而同行,如人中之凤,依旧、依然,乘天地之正气,渊远而流长、浩瀚而广大,由彼至此、由远及近,如日之东升、海之潮回,将“圣人之道”披之六合、播于八方,法度之,教化之,成就“圣人之道”彰显之天下,这样,才能“不亦乐乎”。乐 者,非LE,是YUE,箫韶九成,盛世之象也。 “有”,非 有无、持有 之有,通假 “友”。何谓“友”同志为友,志向相同者也。 “朋”者,“凤”之古字也,本意为凤凰。 朋自远方者,有凤来仪也。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自”者,依旧。依然也。依旧依然有凤来仪,圣人之道不断也。 “远”,遥远,久远,不独指空间上的。 ”方“非方向,广大意思
—— 孔子《缠解论语》
03.
论语 第二十六课、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政者,正也”,为政就是要立行“圣人之道”而成就之这一逻辑支点;“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为政的人,遵循现实的逻辑,从现实出发,行“圣人之道”而成就之,其他问题就会以此为基础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现实,是最底层的支点,行“圣人之道”而成就之这个逻辑支点必须也必然在现实支点之上,离开现实,无所谓“圣人之道”。
—— 《缠解论语》
04.
《论语》八、朝闻道夕死,可矣 “朝闻道夕死,可矣",君子从”闻其道“开始,无论任何地方,无论条件恶劣还是优越,甚至出生入死,都要不断的”固守“,”承担“”圣人之道“之行直到最终成就”不愠的世界“而不退转,只有这样,才可以行”圣人之道“呀。 死,不是死去的意思,而是固守、承担的意思。 朝夕,不是单纯的早上、晚上,而是从 天地人 三个角度来考察。 天,代表从时间上的开始、最后。从问其道开始,不断的固守承担圣人之道之行,最终成就不愠的世界而不退转。 地,代表东方、西方,也代表整个天下所有东方,无论条件恶劣还是优越,都要不断的固守,承担圣人之道,之行,最终成就不愠世界而不退转。 人,人的角度,最大的承担就是生死承担,所谓出生入死。
—— 《缠解论语》
05.
《论语》第十八、乱也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说的是“人不知”社会中同时存在的两种乱相:“贫者”,好勇斗狠;“富者”,为富不仁,被过分享乐之病急速传染,所谓纸醉金迷、醉生梦死。
—— 《缠解论语》
06.
论语 第二十五、为政以德譬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为政以德譬”,设置、建立“政”使行“圣人之道”、“善人之道”所得彰显,就像“本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的道理一样,并不能把“政”的原则先验的确立。 何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就是“无所位而生其本,无所本而生其位”。
—— 《缠解论语》
07.
《论语》第十五课、 贫而乐,富而好礼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贫而乐,富而好礼”,乐,yue,歌舞升平,连“贫”者都能“不愠”,这才是真正的“人不愠”,这才是“大同”。这里,“礼乐”并举,并不是说“礼”归富者,“乐”归贫者,而是互文的修辞手法,无论贫富,都“乐”且好“礼”。
—— 《缠解论语》
08.
《论语》九、逝者如斯夫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在河源的源头,抚今追昔、满怀感慨,自告且忠告所有决心开始”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君子:”立志“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君子,就要像这江水一样,从”闻其道“的源头开始,后浪推前浪,生生不息、前仆后继,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无论条件恶劣还是优越,甚至出生入死,都要不断的固守,承担圣人之道之行之道最终成就不愠的世界而不退转。 川,不是一般的河流,而是指河的源头。 逝,是誓的通假字,逝者就是誓者,就是决心开始见、学、行的君子。 昼夜,就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朝夕“。 舍,是止息的意;不舍,不止息,就是不退转的意思。
—— 《缠解论语》
09.
《论语》十、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能使道光大,而不是道能使人光大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归根结底只有一点,就是“道”不是目的,只有“人”才是目的,只有现实中的“人”才是目的,一切以打着虚无飘渺的所谓“道”为目的,以现实的“人”为手段的所谓“闻、见、学、行”“圣人之道”,都是《论语》背道而驰的。对于《论语》、孔子、儒家来说,“人”是开始,也是目的,而“道”是手段,即使是“圣人之道”,也只是把“人不知”世界改造成“人不愠”世界的手段,无论从开始到成就,都离不开“人”。“道”是“人”行的,而非“人”是“道”行的;“道”是“人”光大的,而非“人”是“道”光大的。只有这样理解,才能算初步明白“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 《缠解论语》
10.
《六州歌头》 “入红尘戏。惊天地,鹏展翅。挟风雷,存永罪,终不悔。振罗衣,立云霓,抖擞凌霄志。银河坠,缺星堤,弯日轨,旋经纬,乾坤回。混浊同污,纳纳穹苍气,激荡崔嵬,送鲸涛翻海。掷酒一高歌,万古同杯。” 这,就是承担。这里不需要假设什么理智的光辉,也不需要假设什么上帝,如果真有什么理智、上帝,都只能是人的理智、人的上帝,最终都需要人来承担。人,浩然之气充盈天地,天地都为之小,一人成大,一人就成其天地之大,没有这种胸襟,没有这种浩然,没资格谈论儒家,没资格谈论《论语》。
—— 缠中说禅《缠解论语》
11.
《论语》第二十、王者,必世而后仁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世”,世代相传,也就是秦始皇一世到万事的美梦。 "王“王霸之术成其王,行”齐“式手段得到政权,必定打好世代相传、一世到万世的基础后,才会行所谓”仁“术,这就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这里的”仁“,只是”齐一变至于鲁“地打着”仁“”德“旗号的”鲁式“之”仁“,与《论语》、孔子毫无关系。
—— 孔子《缠解论语》
12.
《论语》 五、人不知而不愠 “人不知而不愠”,现实的天下仍未成就“圣人之道”的彰显,现实的天下几乎都不能“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人,他们没有”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智慧,而行”圣人之道“的人,要如”南风之熏“般的熏染他们,把”没有智慧的人“改造成”没有郁结的人“,把”没有智慧的世界“改造成”没有郁结的世界“,这样,才能”不亦君子乎“,才能算是真正行”圣人之道“的人。 知,智慧。愠,郁结。 不愠,就是和谐,就是大同,就是政通人和,就是要把”人不知“的世界改造成”人不愠“的世界。
—— 孔子《缠解论语》
13.
《论语》六、不亦 三个“不亦”,基于儒家的最基本信念,即儒家思维最基本的结构:天、地、人。 学而时习之,言“天”,天时、天命。 学而时习之,就是要成就这"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与天其命而天与其命”。 不亦说乎,“悦”?闻、见、学、行圣人之道才是真正快乐,心情舒畅愉悦的事,所以要修身。 有朋自远方来,言“地”,地利,地运,国运。 有朋自远方来,就是要成就这“与地其利而地与其利” 不亦乐乎,乐,箫韶九成,盛世之象。修身然后要齐家才能改变家运、国运,就是要与地其利而地与其利。 人不知而不愠,言“人”,天地之心也。人心立,则天地立其心。 人不知而不愠,就是要成就“与人其和而人与其和”最终人和。 平天下,天下太平,世界大同才是人和
—— 孔子《缠解论语》
点击下载
句子控App
,查看更多好句
下载句子控App
随时随地发现好句
相关推荐
50句惊艳世人的电影台词
小众个性签名50句
易卜生的名言
小仲马的名言
关于运动的句子
关于团队合作的句子
《泰坦尼克号》的经典台词
《重庆森林》的经典台词
《爱在黎明破晓前》的经典台词
《平凡的世界》
《水问》
《飞鸟集》
古典诗词的浪漫
驱散焦虑的治愈文案
《女人致最好自己的句子》
一些可以被当做人生信条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