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偁(954年-1001年),字元之,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山东巨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才华横溢。
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王禹偁进士及第,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等职。他在任期间,秉公直言,多次上疏陈述时政得失,提出改革建议,深受皇帝器重。然而,由于他的直言不讳,也招致了一些权臣的不满和排挤。
王禹偁在文学方面成就斐然,尤以诗歌和散文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质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散文则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文字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此外,他还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其书法造诣深厚,被誉为“宋初四大家”之一。
晚年,王禹偁因参与政治斗争被贬谪到黄州,后病逝于任上,享年47岁。尽管他的政治生涯并不顺利,但他的文学作品却流传后世,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