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獬(1024年-1072年),字毅夫,一作义夫,号云谷,又号愚溪,北宋文学家。
郑獬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于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中进士,历任陈州通判、荆南知府、开封知府等职。在任期间,他勤政爱民,关心民生,深受百姓爱戴。
郑獬为人正直,敢于直言进谏。他在朝为官时,曾多次上疏批评时政,提出改革建议。然而,他的直言不讳也使他受到了一些权臣的排挤。尽管如此,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不为权势所动。
郑獬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和散文方面。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既有描绘自然风光的山水诗,也有抒发个人情感的抒情诗。他的散文则以其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思考而著称,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郑獬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以载道”,强调文学作品要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疾苦。他的作品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郑獬在晚年辞官回乡,专心从事文学创作和教育工作。他在家乡创办了云谷书院,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他的学生中有许多后来成为了著名的文人学者,如苏轼、苏辙等。
郑獬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去世,享年四十九岁。他的著作有《云谷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