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栻(1133年-1203年),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是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
张栻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张浚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和学者,对张栻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张栻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深受朝廷重视。
他在政治生涯中担任过多种职务,如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礼部尚书等。在任期间,他提倡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强调忠诚、廉洁、勤政为民,为南宋的政治和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教育方面,张栻主张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他在岳麓书院担任主讲时,培养了许多杰出的人才,如杨万里、范成大等,使岳麓书院成为当时全国著名的学府。
在学术研究上,张栻继承和发展了二程(程颢、程颐)的理学思想,提出了“心统性情”的理论,强调心性修养的重要性。他还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整顿科举制度、减轻赋税等,以促进国家的繁荣富强。
张栻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不仅在政治、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还在学术研究上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