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慧远(334年-416年),俗姓贾,字谦之,雁门楼烦(今山西代县)人。东晋时期著名的高僧、文学家、哲学家,被誉为“庐山宗师”。
释慧远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尤善老庄之学。他年轻时曾游学长安,后出家为僧,师从道安法师。在道安的教导下,释慧远对佛教教义有了深入的理解,并逐渐成为了一位杰出的僧人。
公元382年,释慧远来到庐山,开始在此地弘扬佛法,建立寺庙,吸引了众多信徒。他在庐山期间,撰写了许多佛学著作,如《庐山记》、《庐山集》等,对后世影响深远。他还与当时的文人名士交往甚密,如陶渊明、谢灵运等人,共同探讨佛学和文学。
释慧远在庐山期间,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关心民生疾苦。他曾多次劝谏地方官员,要求他们为民谋利,减轻百姓的负担。此外,他还倡导戒杀放生,保护生态环境,受到了当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公元416年,释慧远因病去世,享年82岁。他的弟子们将他安葬在庐山东林寺附近,并在墓前立碑纪念。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僧人,将他的生日定为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即佛诞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