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逋(968年-1028年),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
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尤以诗、书、画三绝著称。然而,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使他逐渐对功名失去兴趣,决定归隐山林。
林逋一生未娶,与梅花、鹤为友,世称“梅妻鹤子”。他在西湖边的孤山结庐而居,过着清贫却自由的生活。他的诗歌多描绘山水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其中最为人所知的作品是《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这首诗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姿态和幽雅清香,展现了林逋高洁脱俗的品格。
林逋虽然隐居山林,但他的才情和品行得到了当时许多名人的赞誉。宋真宗赵恒曾赐其“和靖处士”的称号,以示尊敬。他去世后,宋仁宗赵祯追赠他为“和靖先生”,并赐谥号“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