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松(1097年-1143年),字乔年,号韦斋,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人。南宋官员、文学家,理学家朱熹的父亲。
朱松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中进士,历任州县官职。靖康之难后,金兵攻陷汴京,北宋灭亡。建炎元年(1127年),朱松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参与修纂《渡江录》。建炎四年(1130年),因反对秦桧议和,被贬为饶州知州。绍兴二年(1132年),调任严州知州,后因病辞官回乡。
朱松在文学上颇有成就,擅长诗文创作,作品以古文为主,风格典雅。他的诗作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此外,他还是一位教育家,重视家庭教育,对儿子朱熹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
朱松病逝于绍兴十三年(1143年),享年四十七岁。他的一生虽未成为显赫一时的名臣,但以其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才华,赢得了后世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