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嘲
门径任苔荒,长年寝一床。
病中消白日,诗里发清狂。
窗暗云遮月,林明叶坠霜。
百年能几日,两鬓已苍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门前道路长满青苔显得有些荒凉,常年孤独地躺在一张床上。在病痛之中度过漫长的一天,通过诗歌来抒发内心的狂放与激昂。窗户阴暗仿佛有云彩遮住了月亮,树林明亮是因为树叶上沾染了风霜。人的一生又能有多久,不知不觉双鬓已经花白苍苍。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门径:即家门。这里指自己生活的地方。
2. 任苔荒:放任青苔生长,形容环境荒凉。
3. 长年:长久的时间,这里指度日如年的生活状态。
4. 寝一床:即卧榻之上,形容生活简朴。
5. 病中消白日:在疾病中度过一天又一天。
6. 清狂:形容精神清爽,心旷神怡。这里是诗人自我欣赏的心态。
7. 窗暗云遮月:窗户暗淡,被云层遮挡了月光。
8. 林明叶坠霜:树林明亮,落叶上沾满了白霜。
9. 百年:指人的一生。
10. 两鬓已苍苍:形容头发已经花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自嘲》,是宋代诗人释智圆对自己生活状态与心境的描绘。开篇作者用“门径任苔荒,长年寝一床”来形容自己生活的简陋,表达出他远离尘嚣、甘守清贫的品质。
接着诗人以“病中消白日,诗里发清狂”描述他在疾病之中消磨时光,却能在诗歌创作中找到乐趣,展现出他在困苦生活中的乐观与坚韧。
随后诗人运用“窗暗云遮月,林明叶坠霜”的景象,通过对比月光和霜露的意象,表达了岁月流转及自然界生命力量的恒在,同时也象征自己的心情,既有阴霾亦有明朗。
最后,他以“百年能几日,两鬓已苍苍”结束全诗,进一步流露出他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因年纪增长而生的无尽哀愁。总体来说,本诗用语质朴,情感深沉,表现出作者高尚的品格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自嘲》是南宋诗人释智圆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56年,正值南宋后期,时局动荡不安。
释智圆(1182-1269),字无外,号妙寂,俗姓徐,浙江钱塘人。他自幼聪明过人,博览群书,后出家为僧,拜北涧禅师为师,成为南宋末年的一位著名诗僧。
在释智圆生活的时代,南宋已面临严重的内外危机。北方金国崛起,对南宋形成巨大威胁;国内则因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等原因,导致民生疾苦、战乱频发。在这样的背景下,释智圆怀着忧国忧民之心,关注时事,通过诗歌抒发感慨。
《自嘲》诗云:“头白江南岸,谁怜惠子湾。烟波亭下路,灯火雨中船。蚁垤新营宅,鱼梁旧著鞭。逢人说乡里,谁信是前贤。”此诗以江南水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在江南流寓的愁苦之情。他以自己头白江南、无人怜爱的境遇,揭示了当时民间的痛苦现实。诗人通过对江南水乡景色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凄迷的氛围,传达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无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