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满江红

标题包含
满江红
东里先生,家何在、山阴溪曲。 对一川平野,数间茅屋。 昨夜冈头新雨过,门前流水清如玉。 抱小桥、回合柳参天,摇新绿。 疏篱下,丛丛菊。 虚檐外,萧萧竹。 叹古今得失,是非荣辱。 须信人生归去好,世间万事何时足。 问此春、春酝酒何如,今朝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吕本中(1084年-1145年),字居仁,号紫微山人,祖籍寿州(今安徽寿县)。他是北宋末南宋初的一位著名文人、官员和诗人。 吕本中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吕希哲是北宋著名的学者和官员。吕本中自幼...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东里先生,他的家在何处?在秀丽的山阴小溪旁。 面对一片广阔的平原,他有几间简朴的茅屋。 昨晚山顶刚下过一场春雨,门前的溪水清澈如同美玉。 他紧抱着小桥,柳树围绕着它生长,枝叶摇曳着清新的绿意。 篱笆下,菊花盛开。 房檐之外,翠竹潇潇。 感叹古往今来的得与失,还有那对与错的荣誉与耻辱。 必须相信人生的归宿才是最美好的,人世间的事情什么时候能知足呢? 试问这个春天的美酒怎么样,是否已经酿熟了?
去完善
释义
1. 东里先生:指东汉学者邴原,因其宅近东里故称。吕本中在此以邴原自比。 2. 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 3. 茅屋:用茅草搭建的房屋,形容房屋简陋。 4. 冈头:山坡上。 5. 小桥:一种小型的拱桥,常见于江南水乡。 6. 回合:指水流环绕。 7. 柳参天:柳树高耸入云,形容柳树高大。 8. 疏篱:稀疏的竹篱笆。 9. 丛丛菊:指菊花茂盛。 10. 虚檐:无实体的房檐。 11. 萧萧竹:风吹竹叶发出的沙沙声。 12. 归去好:回到故乡生活的好。 13. 春酝酒:春天的美酒。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满江红》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画卷,展现了作者向往自然、超脱尘世的情怀。词人以“东里先生”自称,既表达出他对古人隐逸生活的向往,又流露出自己对现实世界的厌倦。通过对山阴溪曲、茅屋、流水等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个远离喧嚣、宁静致远的理想境界。 同时,词人通过对菊花、竹子等象征高洁品质的象征性元素的描绘,传达出他对古今得失、是非荣辱的超然态度。他认为人生应该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而非在世事纷争中苦苦挣扎。这种人生哲学为世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引导人们重新审视生活中的得与失。 最后,词人以询问春天的美酒来表达自己对生活乐趣的追求,展现出一种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整首词充满了人生哲理和人生智慧,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满江红》是宋代著名词人吕本中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创作于北宋末年,当时正值金兵入侵,战乱频仍,国家局势岌岌可危。吕本中作为一个有识之士,深感忧虑,希望通过诗词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族精神的呼唤。 在这个时期,吕本中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他曾担任过朝廷官员,但因直言敢谏而被贬谪。在流放期间,他亲身感受到了民间的疾苦和战争的惨烈,这使他对国家现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尽管人生际遇多舛,但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质,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而忧国忧民。 当时,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导致国家实力日渐衰弱,金兵趁机入侵。面对如此严重的民族危机,许多有志之士纷纷投身抗金斗争,试图挽救国家命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吕本中以诗词为载体,抒发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激励人们奋发向前,共同为国家的复兴而努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