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歌
庐山清哉谁与俦兮,崭岩峭直跨番昜彭蠡而蹴九江。
长川幽窞亘古今而不息兮,雨激而风撞。
山深境寂人迹所希到兮,尽日仅一逄樵叟鹤发而眉厖。
路逶迤而险阻兮,越数千里之危谾。
暑六月而不知兮,但觉鸣珂戞珮其下纷淙淙。
天隔车马之氛埃兮,独许策杖而逾矼。
宜幽人之履道兮,志精一而匪哤。
草木坚劲而不凋兮,列云外之羽幢。
如凝之之洁白兮,媲兹山而为双。
田多瘠而少腴兮,食不饱而体不痝。
青松为醪呼月为烛兮,漥尊瓢饮孰取乎琼巵而翠缸。
彼丛物欲以自蔽兮,莫为之凿通明之八窗。
醉生梦死真蟪蛄兮,阅千万岁独有贞柏与圣玒。
苟能保此而不渝兮,又何有乎施邦。
一到令人不忘兮,长神醉而心降。
写此诗以自娱兮,当万幅之图画而揭以千仞之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庐山清秀谁能匹敌呢?挺拔险峻横跨长江彭泽,俯视九江。
悠长河流穿越时空不息,风雨激荡碰撞。
深山幽静罕有人至,整日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砍柴老者。
道路曲折险阻重重,跨越几千里的危岩。
虽在炎炎夏日中不觉炎热,只听见山下的鸣珂、佩玉声纷纷作响。
远离车马喧嚣尘埃,唯有独自执杖翻越山涧。
正适合避世之人独行其道,意志坚定心无旁鹜。
草木顽强不屈凋零,如同云外展翅的羽翼。
如同凝脂般洁白无瑕,与这庐山相得益彰。
田地贫瘠沃土稀少,粮食不足身体瘦弱。
青松为伴,邀明月为灯,谁还会贪恋琼浆翠盏。
那些世俗欲望遮蔽双眼,无人去凿那光明的八窗。
醉生梦死如同蝼蛄短暂,岁月长河中只有坚定的柏树和圣人。
若能坚守信仰至死不渝,又何必在意世间纷繁。
每一次相遇都让人难以忘怀,精神陶醉心灵沉静。
写这首诗自我消遣,就像欣赏万幅画卷,挺立千仞之上。
去完善
释义
《庐山歌》是南宋诗人陈宓创作的一首描绘庐山的诗。下面是该诗的词语注释:
1. 庐山:中国江西省的一座名山,以风景秀丽著称。
2. 俦:同伴,伴侣。
3. 崭岩:形容山势险峻。
4. 峭直:陡峭直立的山峰。
5. 跨番昜彭蠡而蹴九江:跨越鄱阳湖和九江地区。
6. 长川:指长江。
7. 幽窞:深潭。
8. 亘古今:从古至今。
9. 激:水流激荡。
10. 撞:风吹过。
11. 人迹所希到:很少有人到达的地方。
12. 逢:遇见。
13. 樵叟:砍柴的老人。
14. 鹤发:白发,形容年老。
15. 眉厖:眉毛花白,形容年老的相貌。
16. 路逶迤而险阻:道路蜿蜒曲折且险阻重重。
17. 越数千里之危谾:越过数千里的险峻山路。
18. 天隔车马之氛埃:远离尘世喧嚣。
19. 策杖:拄着拐杖。
20. 逾矼:跨过石桥。
21. 宜幽人之履道:适合隐士行走的道路。
22. 志精一而匪哤:心灵纯净无杂念。
23. 坚劲:坚韧挺拔。
24. 不凋:不凋零。
25. 列云外之羽幢:云端外的山峰。
26. 如凝之之洁白:如同凝固的雪一样洁白。
27. 媲兹山而为双:与其他山相比,毫不逊色。
28. 田多瘠而少腴:田地贫瘠,收成不好。
29. 食不饱而体不痝:吃不饱肚子,身体瘦弱。
30. 青松为醪呼月为烛:用青松做酒,以月亮为烛。
31. 洼尊瓢饮:在低洼处摆上酒杯,用葫芦舀酒喝。
32. 琼卮:精美的酒杯。
33. 翠缸:绿色的酒缸。
34. 彼丛物欲以自蔽:那些沉迷于物质欲望的人。
35. 莫为之凿通明之八窗:不要为他们凿开通向光明的窗户。
36. 醉生梦死真蟪蛄:沉迷酒色,生活糜烂。
37. 阅千万岁独有贞柏与圣玒:经历了千年岁月,只有坚韧的松柏和圣人般的石头。
38. 苟能保此而不渝:如果能保持这种品质不变。
39. 又何有乎施邦:又何必去追求荣华富贵。
40. 一到令人不忘:只要去过一次就难以忘怀。
41. 长神醉而心降:精神振奋,心情愉悦。
42. 写此诗以自娱:写下这首诗自我娱乐。
43. 当万幅之图画:就像欣赏无数幅美丽的画卷。
44. 揭以千仞之杠:将画卷高高挂起。
去完善
赏析
《庐山歌》是南宋诗人陈宓的一首山水诗。全诗通过描绘庐山的壮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人生态度。
首先,诗人通过对庐山的描绘,表现出了自然景色的壮丽和鬼斧神工。“庐山清哉谁与俦兮,崭岩峭直跨番昜彭蠡而蹴九江”,诗人用“清哉”来形容庐山的高洁,以“谁与俦兮”来表达庐山的独特魅力。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庐山地理位置的描述,展现了庐山跨越多个地理区域的壮观景象。
接着,诗人通过对庐山脚下长江的描绘,表达了江水历经千古不息的生命力。“长川幽窞亘古今而不息兮,雨激而风撞”,长江源远流长,无论风雨如何激荡,它始终保持着恒定的流向。
然后,诗人通过对庐山深处的描绘,表现了人迹罕至的自然美景。“山深境寂人迹所希到兮,尽日仅一逄樵叟鹤发而眉厖”,在深山之中,人迹稀少,每日只能遇到一位年迈的樵夫。这里的描绘,不仅表现了庐山的清幽,也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随后,诗人通过描述自己攀登庐山的经历,表现了山路的险峻和自己的坚定意志。“路逶迤而险阻兮,越数千里之危谾。暑六月而不知兮,但觉鸣珂戞珮其下纷淙淙”,尽管道路曲折险阻,诗人依然坚定不移地攀登,并在炎炎夏日中感受到自然的清凉。
紧接着,诗人通过对比山中的环境与世俗的尘嚣,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天隔车马之氛埃兮,独许策杖而逾矼。宜幽人之履道兮,志精一而匪哤”,山中空气清新,远离尘世的喧嚣,正是隐士们修行的好地方。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坚定信念和高尚情操。
随后,诗人通过对山中植物的描绘,表现了它们的坚韧品质。“草木坚劲而不凋兮,列云外之羽幢。如凝之之洁白兮,媲兹山而为双”,山中的草木即使在严寒的环境中也不会凋零,它们就像云朵一样洁白无瑕,与庐山相映成趣。
接着,诗人通过对山中耕种的描绘,表现了农民的勤劳与艰苦。“田多瘠而少腴兮,食不饱而体不痝。青松为醪呼月为烛兮,漥尊瓢饮孰取乎琼巵而翠缸”,山中的农田多为贫瘠,农民们常常吃不饱饭,但他们仍然能够以青松为酒,以月亮为灯,过著简朴的生活。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和对生活态度的赞赏。
最后,诗人通过对山中建筑物的描绘,表现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彼丛物欲以自蔽兮,莫为之凿通明之八窗。醉生梦死真蟪蛄兮,阅千万岁独有贞柏与圣玒。苟能保此而不渝兮,又何有乎施邦”,那些隐藏在树林中的建筑物,没有被人们破坏,保持了原始的状态。在这里,诗人告诫人们要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一个美好的世界。
整首诗通过描绘庐山的壮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人生态度。诗人通过对比山中的环境与世俗的尘嚣,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和对生活态度的赞赏。此外,诗人还通过描绘山中植物、建筑物等,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庐山歌》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陈宓所创作的一首山水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正值南宋中叶,国家内外交困,战乱不断。在这个时期,陈宓的故乡福建地区饱受金兵侵扰,山河破碎,民生疾苦。
陈宓少年时便才华横溢,成年后步入仕途,曾任吏部尚书、礼部侍郎等职。他关注国事,忧心百姓疾苦,为国家治理尽心尽力。然而,由于朝政腐败、权臣当道,陈宓未能施展抱负,最终辞官回乡。
在嘉定年间,陈宓回到家乡福建莆田,寓居庐山脚下。这里的壮丽山水触动了他内心的情怀,他以诗歌抒发对故乡山水的热爱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首《庐山歌》正是他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
在这首诗中,陈宓描绘了庐山壮丽的景色,表达了对家乡山水的眷恋之情。同时,他也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民生的关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一位爱国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他对家乡山水的深深眷恋。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