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禅师出蜀住此山十年为作南食且约同住作此以赠
少年出蜀今耆艾,十见襄阳浩荡春。
山近京畿看愈好,食兼虏馔味尤真。
君今避世成深隐,我欲移庵结近邻。
相对无嫌太岑寂,待添明月作三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年轻时候离开家乡如今已年长,多次欣赏襄阳的壮丽春色。
临近京城的山景更加迷人,美食融合了北方风味更觉真实美味。
如今你隐居避世行踪神秘,我也想迁移到这里与你做邻居。
我们之间没有嫌隙显得过于寂静,等待明月升起加入我们的聚会成为三人行。
去完善
释义
1. 蜀:古代地名,位于现今中国四川省。
2. 耆艾:意指老年,“耆”意为六十岁以上的人,“艾”则代表五十岁。
3. 襄阳:古地名,位于现今中国湖北省襄樊市。
4. 京畿:国都附近的地区,这里指的是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附近。
5. 虏馔:此处“虏”含有贬义,意指北方的辽金等国;“馔”即食品、菜肴。这里描述的是当时的北方游牧民族菜系。
6. 深隐:远离世俗纷扰的生活。
7. 庵:寺庙或佛教修行者的居所。
8. 太岑寂:非常寂静的状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朝诗人释德洪写给灯禅师的。诗中描述了灯禅师年轻时的出蜀经历,以及他在襄阳十年的修行生活。诗人赞赏了灯禅师在山中的清修生活和食物的本真味道。同时,诗人表达了与灯禅师成为邻居的愿望,希望两人能够相互陪伴,共度宁静时光。最后,诗人期待有朝一日能添上明月,变成三个人共同欣赏的美景。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禅意和生活气息,展现了诗人和灯禅师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共同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灯禅师出蜀住此山十年为作南食且约同住作此以赠》是南宋诗人释德洪写给灯禅师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灯禅师的认可和尊敬,同时也传达出了他们对禅宗信仰的执着追求。
创作时间是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即南宋时期。这个时期,中国禅宗文化进入了一个繁荣期,许多著名禅僧都在这个时代涌现出来,灯禅师便是其中一位。
在创作这首诗时,释德洪可能正身处蜀地的一座山中寺庙。他可能在寺中和灯禅师共度了许多时光,共同修行、参禅。而灯禅师离开蜀地,来到南方的山中居住,两人因此分别。这首诗表达了他怀念与灯禅师共度的时光,以及期待未来能再次相聚的愿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