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燕子楼三首 三

标题包含
燕子楼三首 三
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墓上来。 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朝中叶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他的诗歌通俗易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深受人们喜爱。 白居易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据说那里的白杨树已经粗壮得可以当作梁柱使用,可为何却让那位美丽坚贞的女子化为尘土呢?
去完善
释义
白杨:古人常用白杨树象征墓地;红粉:代指女子,这里特指关盼盼。
去完善
赏析
全诗虽短,但意蕴悠长。开篇通过“有客”引出叙事线索,将读者带入一个真实又略显凄凉的情境之中。第二句点明地点——尚书墓,暗示人物关系及事件背景。第三句用“白杨堪作柱”形象地表现时光流逝和自然变迁,同时反衬人类生命的脆弱。最后一句则直击主题,“红粉不成灰”既是对关盼盼忠贞精神的高度赞美,也是对她悲剧命运的深切叹息。整体结构紧凑,语言凝练,情感浓烈,充分体现了白居易诗歌平实中见深情的艺术特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彼时白居易正处于人生反思与感慨的阶段。他听闻有客自洛阳归来,提到曾到尚书墓上凭吊。尚书之墓,象征着曾经的荣华富贵,而今却只余荒冢。白居易借此诗抒发对世事无常、繁华易逝的深沉叹息。白杨可作柱,坚固长存,而红粉佳人终将化为尘土,这一对比更凸显生命的短暂与无奈,也流露出他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思索。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