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病痰有感

标题包含
病痰有感
气堙风贯血行迟,运用工夫了不知。 待尽生涯蚕作茧,就衰榜様髪缲丝。 稍因对酒头先眩,未是多行力早疲。 更若寻思年少戏,如何不送老头皮。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洋,字元渤,号观海居士,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江苏扬州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在科举考试中,王洋表现出色,于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中进士,历任国子监直讲、...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段古文可以翻译为:“气血不畅、行动迟缓,自己全然不觉。犹如春蚕吐丝自缚,又如头发被一丝一缕地梳理。稍微喝点酒后头就开始晕眩,走的多了也觉得乏力。回想起年轻时的种种,不禁感叹岁月催人老。”
去完善
释义
1. 气堙风贯血行迟:指身体的气血运行不畅,受到阻碍。气堙,指气闷;风贯,指风邪侵入;血行迟,指血液流动缓慢。 2. 运用工夫了不知:指在调理身体的过程中,不太清楚应该如何去做。运用了,指运用调理方法;工夫,指时间;了不知,指不太了解。 3. 待尽生涯蚕作茧:比喻人的生命如同蚕一样,等待生命的结束就像蚕作茧自缚。待尽,指等待生命结束;生涯,指生活;蚕作茧,指蚕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作茧自缚。 4. 就衰榜様髪缲丝:形容头发开始变白,象征着人逐渐衰老。就衰,指走向衰老;榜様,指头发花白的样子;髪缲丝,指头发变白。 5. 稍因对酒头先眩:稍微喝点酒就会感到头晕目眩。稍因,指稍微喝一点酒;对酒,指喝酒;头先眩,指头晕目眩。 6. 未是多行力早疲:表示还没有走太多的路就已经感到疲惫不堪。未是,指还没有达到;多行,指走路;力早疲,指体力不支。 7. 更若寻思年少戏:回忆年轻时的一些行为。更若,指如果;寻思,指回想;年少戏,指年轻时候的行为。 8. 如何不送老头皮:感叹时光流逝,人逐渐老去。如何,指为什么;不送,指不会停止;老头皮,指老年时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病痰有感》,从题目上看,诗人是在通过自己的病情来表达对人生的感悟。诗歌以描述自身的病痛开始,“气堙风贯血行迟”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病痛中的状态,气血不通,行动迟缓。接下来的诗句则表达了自己在病痛中挣扎的状态,“运用工夫了不知”,虽不断努力调整,却仍然无法恢复健康。 在疾病的折磨下,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待尽生涯蚕作茧,就衰榜様髪缲丝”,将人生比作蚕吐丝作茧的过程,象征着生命的结束。“榜様”指的是古代科举考试中的榜单,这里用来比喻人生的成功与失败。“髪缲丝”则是形容头发花白,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生命即将结束的无奈之情。 接下来,诗人又以饮酒和多行劳累为例,展示了自己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稍因对酒头先眩,未是多行力早疲。”饮酒就会头晕目眩,稍微多走一点路就感到疲惫不堪。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身体的担忧和无奈。 最后,诗人又回想起了年轻时的欢乐时光,发出了“如何不送老头皮”的感慨。这里的“老头皮”是对老年人形象的夸张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老去的无奈和对青春的留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病痰有感》是南宋诗人王洋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公元1190年,即南宋绍熙年间。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生病时的个人体验为出发点,表达了对疾病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哲思。 诗人王洋生活在南宋时期,当时国家局势动荡不安,战乱频发。他的一生经历了多次科考落第,直至晚年才得到举荐,担任官职。这样的经历使他对人生的挫折和苦难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在《病痰有感》这首诗中,王洋以“病痰”为主题,描绘了自己在病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比生病前后的状态,诗人表达了人对身体健康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他也以诗句传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叹。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展现了他在病中对生命、对自然的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