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天台之游
小酌一杯金凿落,共听终席玉潺湲。
何时筑室屏山侧,静与秋蟾作伴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享受这小酌一杯的欢乐时光,共赏这华丽的音乐盛宴。何时能在青山绿水的环绕中建立一座小屋,与那静谧的秋月共同入眠呢?
去完善
释义
1. 小酌:浅尝低酌。
2. 金凿落:古代一种美酒。
3. 终席:宴会结束。
4. 玉潺湲:形容溪水清澈流畅。
5. 何时:期待什么时候。
6. 筑室:建造房屋。
7. 屏山:屏障山脉,这里代指天台山。
8. 静与:平静地与。
9. 秋蟾:秋月。
去完善
赏析
《忆天台之游》是南宋诗人陈宓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首先,首句“小酌一杯金凿落”描述了诗人与朋友共同品酒的情景。“金凿落”是一种美酒,象征着诗人的品味和高雅的情趣。通过这一句,诗人表达了与朋友共享美好时光的喜悦。
接着,第二句“共听终席玉潺湲”描述了诗人与朋友一起聆听溪水潺潺的声音。这里的“玉潺湲”形象地描绘了溪水声的悦耳动听,也反映出诗人对大自然声音的敏感和欣赏。通过这一句,诗人传达了对宁静自然环境的向往。
最后,第三句和第四句“何时筑室屏山侧,静与秋蟾作伴眠”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期待。诗人希望能够有一间小屋建在山边,静静地赏月,与秋蟾为伴,过上宁静的生活。这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愿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自然景色的独特见解。通过对《忆天台之游》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陈宓的创作风格和思想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忆天台之游》是南宋诗人陈宓的一首古体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陈宓是南宋的一位著名文人,曾任朝散大夫、吏部尚书等职。在庆元年间,南宋朝廷内部发生了著名的“庆元党禁”事件,导致大批主战派官员被贬谪,政治氛围紧张。
在此背景下,陈宓作为一位有抱负的文人,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深感忧虑。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唤起人们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于是,在这首《忆天台之游》中,陈宓以回忆昔日游历天台山的情景为引子,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不满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
在诗中,陈宓通过对天台美景的描绘,以及对往昔友情的怀念,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眷恋。同时,他还以“江山不改人何在,云水空传晋宋词”的诗句,揭示了人事变迁的无奈和历史的沧桑。这首诗充分展示了陈宓作为一个文人的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使人们感受到了他对时代的深深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