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汴河十二韵

标题包含
汴河十二韵
昔年开汴水,元应别有由。 或兼通楚塞,宁独为扬州。 直断平芜色,横分积石流。 所思千里便,岂计万方忧。 首甚资功济,终难弭宴游。 空怀龙舸下,不见锦帆收。 浪倒长汀柳,风欹远岸楼。 奔逾怀许竭,澄彻泗滨休。 路要多行客,鱼稀少钓舟。 日开天际晚,鴈合碛西秋。 一派注沧海,几人生白头。 常期身事毕,于此泳东浮。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许棠,字文化,号竹隐,唐朝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唐玄宗至德宗时期(756-805年)。 许棠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以砍柴为生。他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尤以诗歌见长。在唐代文人中,许棠以其质朴的诗风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当年开通汴水河,背后缘由多种说。 或许连通楚国地,并非只为扬州城。 一眼望去无际野,横断积石水流中。 思绪翻飞千万里,哪管世事万般愁。 首要功用助经济,亦难禁繁华游。 空余龙船泊岸边,不见豪华游船收。 风浪拍打着长堤柳,风儿吹拂着远岸楼。 水流越过胸怀许竭,清澈见底泗水边。 路边多见过客影,鱼儿稀少见钓舟。 太阳落山天际晚,雁群聚合在沙洲。 一条大河入大海,几人白发满头时。 期望此生诸事了,在此处畅游东方。
去完善
释义
1. 汴河:古水道名,位于今中国河南省境内。 2. 元应:应当;理应。 3. 楚塞:楚地边界的关塞,这里指楚国一带的疆域。 4. 独:单独;独自。 5. 直断:直接阻断。 6. 平芜:平坦的草地;平原。 7. 积石:山名,位于今中国青海省境内。 8. 所思:所想之人或事物。 9. 千里便:便利出行千里之外的人或物。 10. 万方忧:各种忧愁之事。 11. 首甚资功济:开始之时是用来资助和推动工程进展。 12. 弭宴游:平息游宴之风。 13. 空怀:空有。 14. 龙舸:装饰华丽的大船。 15. 锦帆:锦缎制成的船帆。 16. 浪倒:波浪翻涌。 17. 长汀:长亭。 18. 风欹:风儿吹斜。 19. 奔逾:奔走超越。 20. 怀许竭:许(许愿、愿望)的愿望得以实现。 21. 澄彻:清澈见底。 22. 泗滨:泗水河畔。 23. 行客:过往的行人。 24. 钓舟:钓鱼的小船。 25. 天际:天边;天空的边缘。 26. 雁合:大雁齐飞。 27. 碛西:沙漠西边的地方。 28. 一派:一条支流。 29. 东海:泛指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带。 30. 游泳:在水中游动。
去完善
赏析
《汴河十二韵》是许棠的一首描绘汴河景象的诗词。全诗以汴河为主线,通过对其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景色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人生哲理以及个人理想的思考。 在诗的开篇,许棠通过对汴河开凿的历史回顾,暗示了汴河在当时的重要性。他提到汴河不仅可以连通楚塞和扬州等地,还有助于农业生产和货物运输。接下来的诗句则描绘了汴河水流的壮观景象,强调了其对于沟通四方的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诗的发展,许棠逐渐转向了对人类活动的关注。他指出,尽管汴河为人们带来了便利,但也引发了奢侈的生活和不必要的问题。这里,许棠表现出了他的忧国忧民情怀以及对治理河流的期许。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许棠描绘了汴河沿岸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其中,“浪倒长汀柳,风欹远岸楼”一句尤为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河流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处。 在结尾部分,诗人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他认为,如果能够完成自己的使命,那么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他可以毫无牵挂地向东游去,寻找心灵的归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汴河十二韵》是唐朝诗人许棠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诗。这首诗描绘了汴河沿岸的风光和历史变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感慨。 创作时间: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唐朝晚期,具体年份难以考证。在这个时期,唐朝正处于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而汴河作为唐朝的重要水路交通要道,见证了这一时期的兴衰。 人生际遇:许棠作为一位地方官吏,长期在汴河沿岸生活和工作。他的一生经历了唐朝的繁荣和衰落,亲眼目睹了汴河沿岸的风貌变化。这种人生经历使他对汴河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也使他对历史产生了深深的感慨。 时代背景:在唐朝晚期,随着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的腐败,汴河的交通地位逐渐下降。同时,由于黄河水患的影响,汴河的水资源也逐渐减少。这使得汴河沿岸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然而,尽管如此,汴河仍然在很大程度上维系着唐朝的交通和经济命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