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猿声到枕上,愁梦纷难理。寂寞深夜寒,青霜落秋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猴子的声音传到我的枕头边,使得我的忧愁之梦变得纷繁复杂难以理清。在寂静无声的深夜里,寒冷的气氛弥漫四周,仿佛秋天的水面上洒满了冰冷的露水。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权德舆:唐代文人,以文才著称,著作等身。
2. 猿声:指山中的猿猴鸣叫。
3. 枕上:躺在床上。
4. 愁梦:因忧虑而造成的梦境。
5. 纷难理:难以理清。
6. 寂寞:孤独寂静。
7. 深夜寒:夜晚寒冷。
8. 青霜:白色的一种,比喻白发。
9. 落秋水:形容秋天的河水清澈透明。

去完善
赏析
《夜》的创作者是唐朝诗人权德舆。全诗以“夜”为主题,通过描绘夜晚中的猿声、愁梦、寒冷和青霜等景象,展现了一幅生动而富有情感的画面。
首句“猿声到枕上”中,“猿声”让人联想到山野间的宁静与孤独,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的思绪。紧接着的“愁梦纷难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纷扰,使得原本宁静的夜晚变得充满哀愁。
中间两句“寂寞深夜寒,青霜落秋水”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氛围。“寂寞深夜寒”描绘了夜晚的寒冷与宁静,而“青霜落秋水”则展现出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色,使画面更加生动。同时,这两句也表达了诗人对秋天萧瑟景色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权德舆是一首描绘夜晚景色的古诗。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759年,正值唐代安史之乱时期。此时,唐朝国势由盛转衰,政治腐朽,民生疾苦,战争频繁。
在这一年,权德舆因为战乱和政局动荡,辗转流离,经历了诸多人生磨难。这使得他深刻体会到了百姓的生活艰辛和社会的动荡不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权德舆通过观察夜晚的自然景象,借以表达自己对国家和民众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于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体现了权德舆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