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百咏·水心亭
波光磨不尽,镜面绝纤尘。
照昨红亭子,亭这似美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波光潋滟,永无消失之期;镜面干净,没有一丝尘埃。它倒映着昨天的红色凉亭,这座亭子如同美人的身影。
去完善
释义
【水心亭】:水心亭位于浙江嘉兴南湖中。
【波光磨不尽】:指湖面波光粼粼,闪耀不息。
【镜面绝纤尘】:形容湖水清澈,平静如镜,没有一丝尘土。
【红亭子】:这里指的是水心亭。
【亭这似美人】:以美人比喻水心亭的美貌,体现出其优雅别致的特点。
去完善
赏析
本诗借用水心亭倒映水中波光粼粼的美景,描绘出自然景象的优美静谧。首句“波光磨不尽”表现了水面波光的闪烁不断,如天空星光般闪烁不已,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接着用“镜面绝纤尘”表现出水面宁静无痕,如同明镜般完美无瑕。后两句则将景色与人物结合,通过比喻将水心亭和美人相提并论,寓意着两者都具有美丽动人的特性。整首诗语言质朴而富有画面感,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艺术感悟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嘉禾百咏·水心亭》是宋代诗人张尧同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诗篇。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54年前后,正值宋朝繁荣时期。
在那个时候,张尧同是一位才情横溢的文人墨客,他游历了许多江南的水乡古镇,对这里的风景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他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江南水乡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同时,这个时期的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富裕,水上交通便捷,许多城镇都设有水心亭等建筑,供人们休息、交流和欣赏美景。因此,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江南地区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