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
雨里含愁态,枝头缀玉英。
为花更雅目,变乱药中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雨中呈现着含愁的姿态,枝头上点缀着如玉般的花朵。为了花儿显得更加高雅,改变了药中的名字。
去完善
释义
1. 雨里含愁态:含愁,带有忧愁的神情或姿态;雨里,在雨中。这里指丁香花在雨中显露出一种忧愁的姿态。
2. 枝头缀玉英:缀,点缀;玉英,指丁香花的白色花朵。这句诗描绘了丁香花在树枝上绽放出洁白的鲜花。
3. 为花更雅目:为花,为植物花卉增添美感;雅目,高雅的观赏价值。这句诗表达了丁香花为花卉增色添彩的高雅之美。
4. 变乱药中名:变乱,改变、扰乱;药中名,中药里的名称。这句诗意味着丁香花在中草药中的名称被改变,以区别于其他中草药。
去完善
赏析
《丁香》一诗以丁香花在雨中的姿态为主线,描绘出丁香花的美丽与哀愁。首句“雨里含愁态”形象地表现出丁香花在细雨中的娇柔与凄美;紧接着的“枝头缀玉英”则描述了丁香花在枝头的盛开,犹如镶嵌在枝头的一颗颗碧绿的宝玉。
王十朋借丁香花之美向人们传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事物的美丑常常是相对的,改变事物的名称和人们对它的认知方式,有时候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诗人认为,丁香花因其独特的美丽而被赋予“雅目”的称谓,从此改变了它在药物中的低贱地位。这种通过艺术化、美学化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事物的观点,强调了发现美的能力以及审美观的重要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丁香》是南宋诗人王十朋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47年,即南宋高宗绍兴年间。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王十朋正处于他人生中的一段重要时期。他少年成名,才华横溢,但因耿直敢言,屡次触怒权贵,导致仕途不顺。然而,王十朋并未因此气馁,他坚信自己的才华和品德,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节操。
在这个时期,南宋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金兵南下,江山破碎,百姓流离失所。朝廷内部,奸佞当道,忠良遭贬。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王十朋忧国忧民,痛心疾首。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忠诚报国、为民请命的决心。
《丁香》一诗,通过对丁香的描绘,表达了王十朋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担忧。他用“可怜江上草,愁杀庾郎魂”这一诗句,抒发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感。同时,他也通过丁香花的精神,勉励自己要像丁香一样,坚韧不拔,矢志不渝,为国家尽忠尽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