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盐仓壁

标题包含
题盐仓壁
破贼须缗钱,箕敛困郡县。 孰若严矩矱,溟海恣煎炼。 僚采课惰勤,息入计亏羡。 连艘走群商,金帛委神甸。 小人堪底用,吏鞅縻卑贱。 怪来符似火,法制适中变。 省览几牛腰,十日了未遍。 凫行摘纸尾,挥扫同掣电。 盈车笔摧颖,溢匣印销篆。 壮士缚朱墨,食废枕弗奠。 忍饥危肠吼,失睡两眼眩。 我本丘壑姿,素乏封侯面。 胡为浪自苦,刚作五斗恋。 会当还此笏,归云送苍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葛立方(1092年-1164年),字方叔,号野堂,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 在政治生涯中,葛立方历任国子监丞、太常博士、尚书工部员外郎、礼部侍郎...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想要击败贼寇需筹集金钱,筹集的方式却让百姓困扰不堪。 这怎么能比得上严明规章制度,让社会在海洋般广阔的环境中接受锤炼呢? 官员们注重考察下属的勤奋程度,收入上如果有所亏损就希望他们能自己补足。 船队装载着商品穿梭于各地,金帛如流水一般输送四方。 对于小人的作用和地位,官吏们也总是细心安排。 原来那仿佛火焰一样的符咒(或者政策)是法律的制度在适当的时机发生改变。 我对那些如同牛腰那么厚的文件进行审阅,十天下来还没有读完。 (描述官员繁忙工作的样子) 笔墨消磨了纸张,印章磨损了雕刻。 这些勇敢的士兵们捆扎好了红色和黑色的文字,吃饭都顾不上睡觉。 饥饿使得肠胃虚弱,失眠使得眼睛无神。 我本来有着山水间生活的姿态,平素也不追求功名利禄。 为什么要这样毫无意义的折磨自己,只是为了五斗米的生活呢? 我想总有一天我会放下这个笏板,回归山林间的生活吧。
去完善
释义
1. 破贼:指击退敌人或平定叛乱。贼,敌寇或叛乱者。 2. 缗钱:按一定比例征收的财产税。 3. 箕敛:用箕装取东西,这里指苛捐杂税搜刮财物。 4. 矩矱:规矩,规范。 5. 溟海:大海。 6. 煎炼:冶炼,这里指煮海水制盐。 7. 课惰勤:对懒惰的惩罚和对勤劳的奖励。课,考核,检查。 8. 息入:利润收入。 9. 亏羡:亏空与盈余。 10. 连艘:多艘相连的船只。 11. 金帛:金银布帛,泛指财货。 12. 神甸:神灵降临的地方,这里指海边盐田。 13. 小人:地位低下的人,这里指盐工。 14. 吏鞅:官吏的束缚,这里指繁重的政务。 15. 底用:用途。 16. 符似火:喻繁忙的工作。 17. 法制:规章制度。 18. 省览:审阅,审查。 19. 几牛腰:形容文件堆集之多。 20. 十日了未遍:指公务繁多,十天也处理不完。 21. 凫行:像鸭子一样游泳,形容在水中行走。 22. 摘纸尾:批改文件的尾部。 23. 挥扫:快速批阅。 24. 掣电:闪电般迅速。 25. 盈车:车载已满。 26. 笔摧颖:毛笔尖破损。 27. 溢匣:装满整个箱子。 28. 印销篆:印章上的篆字消失。 29. 壮士:勤奋工作的下属。 30. 缚朱墨:握着红色墨水的毛笔。 31. 食废:吃饭不规律。 32. 枕弗奠:睡觉时不用枕头。 33. 危肠吼:饥饿时肚子咕噜叫。 34. 失睡:失眠。 35. 双眼眩:眼花缭乱。 36. 丘壑姿:隐逸的山林生活态度。 37. 封侯面:出人头地、功名显达的面目。 38. 刚作:勉强去做。 39. 五斗恋:指热衷功名利禄。 40. 当还:将会归还。 41. 此笏:比喻辞官归隐。 42. 归云:返回的云彩,喻隐退的心。 43. 苍弁:即“苍天”,天空。
去完善
赏析
《题盐仓壁》是宋代诗人葛立方的作品,通过描写盐场景象,表达诗人对盐税问题的关注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首联“破贼须缗钱,箕敛困郡县”,以战争需要财物作为引子,揭示出国家为筹措资金而采取的种种手段给百姓带来的困扰。破贼意指抵御外敌,缗钱是指按财产征收的税款。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官吏征收钱财给百姓带来的困扰。 颔联“孰若严矩矱,溟海恣煎炼”,对比官僚与渔民的辛劳。矩矱指法规制度,煎炼即煮盐。诗人提出合理征收税收的方法,认为与其横征暴敛让百姓困苦不堪,不如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公正交易。 颈联和尾联描述盐场场景:“僚采课惰勤,息入计亏羡。连艘走群商,金帛委神甸。”诗歌以赋的形式铺陈盐场的繁忙景象,将商业、税收、劳力和物力交织在一起,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繁盛。 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小人堪底用,吏鞅縻卑贱”,揭露了劳动者的艰辛生活状态以及被剥削的无奈现实。符似火代表征税如苛政猛于虎。尽管在诗人眼中他们辛勤劳动创造的财富却只供官员中饱私囊,但他仍劝勉自己:“忍饥危肠吼,失睡两眼眩。”虽然身陷困境,但还是要坚守自己的信念。 最后一联“我本丘壑姿,素乏封侯面。胡为浪自苦,刚作五斗恋。”诗人以自己为例,强调自身的隐逸心态和高洁品质。即使无法彻底摆脱这种局面,也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仰。这首诗通过描绘盐场景象,表达诗人对盐税问题的关注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盐仓壁》是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葛立方的一首描绘盐场劳动场景的诗作。这首诗作于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当时,葛立方作为官员被派遣到江南西路的盐仓任职,负责管理和监督盐的生产和销售。在此期间,他深入了解了盐场的劳动环境和生活状况,并以此诗表达了对盐场劳动者的同情和关注。 在这个时期,南宋与金国的关系紧张,战争频发,国家财政压力巨大。为了筹集军费和满足百姓的生活需求,政府加大了对盐业的监管力度,并通过设置盐仓来调节盐的市场供应。然而,这种政策并没有改变盐场劳动者艰苦的生活条件,他们仍然在恶劣的环境中辛勤劳作,为国家的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葛立方的这首诗通过对盐场劳动场景的描绘,展现了盐场劳动者在艰苦环境中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盐场劳动者的关心和对社会不公的忧虑。这首诗具有深刻的社会内涵和人文关怀,反映了南宋时期盐场劳动者的真实生活状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