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题
水榭花繁处,春晴日午前。鸟窥临槛镜,马过隔墙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偶题》:题目为“偶题”,表示这首诗是诗人在偶然之间创作出来的,并非刻意为之。
司空图:唐代诗人,字表圣,官至中书舍人。
1. 水榭花繁处:水榭,指建在水上或水边的亭阁建筑;花繁,形容花卉茂盛的样子。这句意思是,在鲜花盛开的水榭旁边。
2. 春晴日午前:春晴,春天的晴天;日午前,中午之前。这句意思是,春天的一个晴朗的上午。
3. 鸟窥临槛镜:窥,偷偷看;临槛镜,指在水榭边沿设置的镜子。这句意思是,鸟儿偷偷看着水榭边的镜子。
4. 马过隔墙鞭:马,代指骑马的人;隔墙鞭,指隔着墙壁能听到的马鞭声。这句意思是,骑马的人在墙那边经过,传来马鞭的声音。
去完善
赏析
《偶题》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阳光正好的午后,诗人在水榭繁花之处的所见所闻。首句“水榭花繁处,春晴日午前”点明了时间地点,让人仿佛置身于阳光明媚、花香四溢的春日午后。接下来两句“鸟窥临槛镜,马过隔墙鞭”则通过动态的细节展现了生机盎然的景象:鸟儿好奇地窥视着水榭中的镜子,而远处则传来阵阵马蹄声。整首诗既有静态的美景,又有生动的动感,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和活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偶题》司空图的创作时间为晚唐时期,公元845年左右。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的唐朝逐渐走向衰落,政治腐败、战乱频发,民不聊生。司空图作为一位士人,深感时局动荡对民众生活的影响,心怀忧国忧民之情。
这个时期的司空图,个人生活也不幸。他原本立志从政,为国家和百姓做出贡献,但在官场斗争和权力倾轧中屡屡受挫,甚至被贬谪。这使得他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尽管如此,他仍然坚守自己的信念,关注民生,关心国家的命运。
在创作《偶题》这首诗时,司空图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抒发自己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他以“偶题”为题,看似轻松,实则蕴含了深深的感慨和忧虑。诗句中的“桑田沧海”既是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也是对历史变迁的隐喻。这种情感与当时的时代氛围相呼应,反映了晚唐士人面对衰败的国家和社会现实的无奈与悲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