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人
远道在天际,客行如浮云。浮云不知归,似我长望君。
秋至汉水高,南音何时闻。瑶草难远寄,西风气氤氲。
常恐山岳游,不反鸾凤群。无厌坐迟人,风雨惊斯文。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遥远的路在天边,客居他乡的人如浮云般飘荡。浮云不知归处,就像我一直盼望着你。
秋天来到汉江之畔,南方的声音什么时候才能听到呢?珍贵的草药难以从远方寄来,西风吹拂带来湿气。
常常担忧在山岳间游玩,无法回到鸾凤般的群落。不嫌弃相聚时长久的等待,愿风雨不要惊扰这诗意的生活。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怀远人:指思念远方的人。
2. 远道:遥远的道路。
3. 天际:天边的意思。
4. 客行:离家在外。
5. 浮云: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6. 望君:盼望你。
7. 秋至汉水高:秋至的时候,汉水的水位上升。
8. 南音:南方的乐音。这里可能指广东地区的音乐。
9. 瑶草:一种传说中的仙草。
10. 西风:西风就是秋风,这里代表秋天。
11. 气氤氲:形容气象混乱的样子。
12. 常恐山岳游:常常担心去山中游历。
13. 不反鸾凤群:无法回到鸾凤一样的群体。
14. 无厌:不厌其烦的意思。
15. 坐迟人:让人等待的人。
16. 斯文:指这样美好的事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遥不可及的远方为背景,表达作者对于远方的怀想和期待。首句“远道在天际”以开阔的视野为诗篇铺垫了无尽的思绪空间。紧接着以“客行如浮云”来形容游子的漂泊不定,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离家的游子如在天空中漂浮的云朵一般居无定所的状态。通过“浮云不知归,似我长望君”,诗人将自身情感融入到大自然的景象之中,传达出自己期盼远方的亲人、朋友能早日归来之情。
接着诗人在描述了季节的变化以及遥远的距离所带来的困扰之后,又提醒读者不要忽略那些静静等待着的人们,他们的等待可能是漫长且充满波折的,但却始终坚定如一。最后一句“风雨惊斯文”,则是借喻生活中常有的不确定性,强调无论情况如何,我们都应该坚定信念,尊重文化,保持自己的道德底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怀远人》是唐朝诗人鲍溶所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表达的是对远方的亲人的思念之情。鲍溶在唐朝贞元年间(785-805年)任职于江淮地区,远离家乡。这个时期他的人生经历丰富,官场浮沉,因此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更加深厚。
在这个时期,唐朝的社会氛围相对宽松,诗歌文化盛行。许多文人墨客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鲍溶作为当时的著名文人,他的作品受到了广泛的赞誉。他的这首《怀远人》正是以他自身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鲍溶在江淮地区的任职期间,亲眼目睹了当地的繁华景象和人民的生活状况。这使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离家在外的心情。他在《怀远人》中通过对家乡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亲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眷恋。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