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东·江水西头隔烟树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江水在西边隔着烟雾般的树木,看不见江东路。思考之后唯有梦中能相会,一点也不怕停泊在江边。
在灯光下写了很多信,但没有人能够传递给他。即使能找到大雁来送信,还是已经进入了秋天。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江水西头隔烟树:江水西头,指诗人的所在地;隔烟树,形容距离较远,视线模糊。
2. 江东路:这里指诗人思念的故乡或亲人所在的地方。
3. 思量只有梦来去:思量,思考、想念;只有梦来去,指只能在梦中相会。
4. 不怕、江阑住:不怕,表示决心;江阑,江边,这里指江边的生活环境。
5. 灯前写了书无数:灯前,晚上灯光下;写了书无数,指写信给对方。
6. 算没个、人传与:算,料想;没个,没有一个;人传与,指传递信件的人。
7. 直饶寻得雁分付:直饶,即使,就算;寻得雁分付,通过大雁传送书信。
8. 又还是、秋将暮:又还是,又已经是;秋将暮,秋天快要结束的时候。

去完善
赏析
《望江东·江水西头隔烟树》是黄庭坚的一首词作。这首词描绘了一位深情的女子,面对长江东流的滔滔江水,心中满怀着对远方情人的思念之情。从词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女子渴望与情人相见的心情,但现实的阻碍使她无法实现这个愿望。因此,她在梦中寻求安慰,希望能通过梦境与远方的情人相会。然而,即使是在梦中,也无法消除现实中的孤独和忧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望江东·江水西头隔烟树》是北宋时期著名文人黄庭坚的一首词作。这首词大约创作于公元1075年前后,此时正是北宋中期,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黄庭坚虽然出身于书香门第,但家境并不富裕。他年轻时就展露出文学天赋,后来成为苏轼的门生,深得东坡居士的赞赏。
在黄庭坚创作这首词的时间段里,他与师友经常相聚,诗词歌赋,饮酒畅谈。他们身处在一个文化昌盛、思想开放的时代,既有儒家的道德观念,也有佛道的出世哲学,这使得黄庭坚的词作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他的笔下,山水、烟树、江水等自然景观都寄托了深厚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