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
昨夕相逢。
烟苞沁绿,月艳羞红。
旭日生时,初春景里,太极光中。
别来三日东风。
已非复、吴中阿蒙。
须信中间、阴阳大造,雨露新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昨天我们又相聚在一起。
烟雾环绕的绿色花苞,月光映照下的花朵娇羞如红霞。
日出之时,春天里的美景,阳光照耀着一切。
离别已有三日,春风拂面。
我已经不再是那个从前的我。
要知道在这期间,大自然的造化之力,犹如新鲜的露珠滋润万物。
去完善
释义
1. 烟苞:指柳树花苞。
2. 月艳:指月色下花朵的娇艳。
3. 羞红:指花朵在月色下显得羞涩而红润。
4. 吴中阿蒙:比喻学识浅薄的人。这里用来调侃自己之前的学识浅薄。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题为“柳梢青”,作者是魏了翁。他通过对柳树嫩芽和月亮的描绘,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和对生活的热情。首先,作者用“烟苞沁绿,月艳羞红”来形容春天的美景,表达出柳树嫩芽的绿色逐渐深入,而月亮在夜晚则是红色的美丽景象。接下来的“旭日生时,初春景里,太极光中”则更进一步地传达了春天的温暖与光明,以及生命的蓬勃生机。下阕开始,作者通过“别来三日东风。已非复、吴中阿蒙。”写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春天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眼前的景色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模样。然后,他以“须信中间、阴阳大造,雨露新功。”结尾,体现了自然的神奇力量,以及生命在新陈代谢中的奇妙过程。整首词以一种对自然和生活充满敬畏之心的情感描述着春日的美好,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柳梢青》是南宋诗人魏了翁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年份不详。
在创作这首词时,魏了翁正值中年,他经历过抗金战争的洗礼,对国家民族的命运有着深深的担忧。他的父亲魏杞是一位抗金名将,因此他从小就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后来,魏了翁成为了南宋著名的学者、政治家,他的诗歌和散文都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关注。
在南宋时期,国家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北方的金国不断侵扰,国内的社会矛盾也日益尖锐。在这个背景下,魏了翁的词作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表达了他对国家民族的深深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