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洛中贻朝校书衡,朝即日本人也

标题包含
洛中贻朝校书衡,朝即日本人也
万国朝天中,东隅道最长。吾生美无度,高驾仕春坊。 出入蓬山里,逍遥伊水傍。伯鸾游太学,中夜一相望。 落日悬高殿,秋风入洞房。屡言相去远,不觉生朝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储光羲(约707-约760年),字储光羲,号瀛洲野客,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市)人。他是唐代著名诗人,与孟浩然、王维等人齐名,被誉为“王孟韦柳”之一。 储光羲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唐...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各国竞相朝见天子之际,东方的道路最为遥远。我生来就富有魅力,乘坐华丽的车马进入宫廷,身处充满生机的春坊。我穿梭在仙境般的蓬山之中,在美丽的伊水之畔自由自在地游荡。我曾与挚友姜子牙同游太学,虽相隔千里,却总能在静夜里彼此守望。夕阳悬挂在高大的宫殿之上,秋风拂过幽深的洞房。我们总是感叹相距甚远,不知不觉间已度过无数个白昼。
去完善
释义
1. 洛中:古代洛阳的简称,此处可能指洛阳一带。 2. 贻:赠送。 3. 朝校书衡:朝校书是官职名,衡为人名。 4. 东隅:古代的东方,这里可能是日本人的代称。 5. 美无度:赞美无法用言语形容。 6. 高驾:可能是指乘坐高级的车马。 7. 仕春坊:在春坊任职。春坊在古代是一种教育机构。 8. 蓬山:蓬莱山,神话中的仙山,这里可能是用来比喻环境优美的地方。 9. 伊水:伊河,发源于河南省,流经洛阳市。 10. 伯鸾:东汉学者梁鸿的字。 11. 太学:古代的高等学府。 12. 中夜:半夜。 13. 悬高殿:悬挂在高处的宫殿。 14. 入洞房:进入新婚夫妇的卧室。 15. 朝光:早晨的阳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来自日本的友人朝校书衡与诗人的深厚友谊。首联通过“万国朝天中,东隅道最长”的描述表达了两人之间的地理距离;颔联则强调了他们心灵的相通,彼此间的关系美好得无法用言语形容;颈联“出入蓬山里,逍遥伊水傍”表现了他们在洛中的生活和状态;尾联则借用了梁鸿与孟光的典故,比喻朝校书衡如同伯鸾一样游历太学,他们的友谊就如同中夜相互挂念的贤伉俪。全诗通过描绘生活场景和借用古典传说的方式,表达了一种超越地理界限的心灵交融与情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古诗《洛中贻朝校书衡,朝即日本人也》是唐代诗人储光羲所作。此诗创作于公元755年至760年间,这一时期正是安史之乱时期。 在这段特殊时期,储光羲经历了由长安到洛阳的辗转流离,期间目睹了战乱带来的灾难和民生疾苦。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却有机会结识了来自日本的友人——朝衡。 在这个历史时期,中日文化交流正处于高峰阶段,许多日本人来到唐朝学习,而唐朝的文化也传播到了日本。诗人储光羲与朝衡结下深厚的友谊,反映了当时中日之间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现象。 在《洛中贻朝校书衡,朝即日本人也》这首诗中,储光羲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他与朝衡相识的经过,以及两人间的深厚友谊。同时也表达出即使在疫情蔓延、时局动荡的时期,人们依然能够相互关爱和支持的美好愿景。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