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八三
静而神,默而真。
方寸绝四壁,大千成一尘。
拈来百草头边看,浩荡华华叶叶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宁静致远,沉默乃真。内心空明无视外物,浩瀚世界融为一粒微尘。随意采撷自然中的一点生机,便可见无尽的繁华与生机勃勃的春天。
去完善
释义
静而神:保持平静安宁的心态,可以领悟到精神层面的东西。这里的“神”指的是人的精神,思想状态。
默而真:沉默不语的状态下才能体会到真实的自我。这里的“真”指的是人的真实面目,真实的自己。
方寸绝四壁:方寸之地,即内心世界,断绝了一切外物的干扰,摒弃了各种杂念。这里的“四壁”指代的是外界的一切干扰因素。
大千成一尘:大千世界被看作一粒尘埃。这里的大千世界是对世界的泛指,一尘表示渺小的事物,用来形容内心的超脱和对世界的藐视。
拈来百草头边看,浩荡华华叶叶春:从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百草头上观察,便能感受到自然界无尽的生命力和春天的气息。这里的“拈来百草头”是指亲近自然,感受生活的普通细节;“浩荡华华叶叶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自然的美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人的形象,他的精神宁静而深邃,言语沉默却真实。在他的心中,整个世界都浓缩成一个尘埃般的存在,方寸之地就足以让他感到满足。诗中通过“拈来百草头边看”这一动作,生动地展现了禅人对自然景色的关注与欣赏,而这种关注和欣赏又是如此自然而然,仿佛春天里的花朵一样,自由、绚烂且充满生机。整首诗以其静谧的氛围和深刻的人生感悟,传递了禅人达观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八三》是宋代诗人释正觉所作的一首赞美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75年前后,正值南宋时期。
在这首诗的创作期间,释正觉正身处禅宗丛林之中,作为一名修行僧侣,他深受佛教禅宗思想的影响。禅宗主张通过禅定、冥想和顿悟来达到觉悟的境界。在此过程中,禅修者需要摒弃世俗杂念,专注于内心的修炼。
当时,南宋正处于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战争频繁,民生疾苦,这使得许多人开始对现实生活产生反思,寻求心灵的慰藉。禅宗作为佛教的一个分支,强调个人修行和自我觉悟,因此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释正觉在这首诗中,通过对禅人和化主的赞美,表达了对自己修行的坚定信念和对禅宗思想的虔诚信仰。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修炼和顿悟,才能达到超越世俗烦恼的境界。这首诗意境深远,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禅宗造诣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