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甘露寺多景楼

标题包含
甘露寺多景楼
欲收嘉景此楼中,徙倚阑干四望通。 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 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外风。 老去衣衿尘土在,祇将心目羡冥鸿。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曾巩(1019年-1083年),字子固,江西南丰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他于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中进士,历任地方官职,颇有政绩。在任期间,他...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年华老去,衣襟上仍然沾满旅途的尘土,但我只能怀着一颗仰慕之心,羡慕那翱翔于天际、自由自在的大雁。
去完善
释义
衣衿:衣领,代指自身;冥鸿:高空飞翔的大雁,比喻超脱尘世的人或事物。
去完善
赏析
全诗以登高远眺为切入点,描绘了一幅宏大的自然画卷,同时融入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两句点明主题,“欲收嘉景”表现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珍视,“徙倚阑干”则凸显了他的专注与投入。中间两联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云水、山色、钟声、帆影等意象,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呈现出一种浑然天成的壮美意境。尤其是“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一句,用词精妙,色彩鲜明,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最后两句由景及情,从外在的壮阔转向内心的感怀。“老去衣衿尘土在”道出了岁月流逝与奔波劳碌的沧桑,而“祇将心目羡冥鸿”则寄托了诗人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凝练,既有豪迈之气,又不失温婉深沉,堪称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熙宁年间,曾巩已过知天命之年,正处于仕途沉浮、历经沧桑的人生阶段。彼时他登临镇江甘露寺多景楼,凭栏远眺,眼前壮阔的江山胜景令其心潮澎湃。然而宦海浮沉多年,壮志未酬,内心不免感慨万千。诗人将满腔思绪融入这山川美景之中,借景抒怀,写下这首意境宏大的诗作,既展现对自然盛景的赞叹,又流露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