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听声上官术士

标题包含
赠听声上官术士
造化秘密藏,凝然大狙宅。 操纵掌握间,殆似不容测。 惟人号最灵,研穷深探赜。 支干究生旺,更以形骸索。 摸骨与听声,个中更奇特。 无烦觌面知,祸福悉已白。 至理非口传,妙处从心得。 官君持此术,行尽山水国。 所历多巧中,一醉天地窄。 祇今天下士,何啻累千百。 纷纷肉食鄙,正须囊锥客。 仆仆尘埃中,岂无凤毛翮。 勿以朝野殊,穷通理不隔。 上方劳梦想,胡弗为指摘。 致君尧舜上,尔术光史册。 若共俗人言,怀抱真可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流谦(1072年-1128年),字无变,号澹轩居士,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他出生于四川眉州(今四川眉山市),是北宋著名文人苏轼的同乡。 李流谦年轻时曾游学四方,与当时的文人墨客交往甚密。后来,他在科...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大自然的奥秘深藏不露,犹如巨大的密室。在其中掌控一切的感觉,仿佛不可捉摸。人类被尊称为最具智慧的生命体,不断探索着其中的深奥真理。通过钻研阴阳五行,我们可以探索生命的生长和衰亡规律,并寻求形态特征的线索。凭借摸骨与听声等技艺,其中还有许多奇特之处。无需面对面,便可知福祸,这一切已经明了。最深奥的道理无法用言语传达,只有用心去感受才能领会到奇妙之处。诸位君子,凭借着这一秘术,可以游历天下的山水名胜。历经千辛万苦,却能在一醉之间感受到天地的广阔。世上的人才众多,远超数百或数千倍。他们有的出自贫贱之家,正是需要锥子脱颖而出的人。在风尘仆仆的旅途中,怎能没有凤凰般的人物呢?不要因为身处朝野而有所不同,人生的困厄和显达是相通的。自古帝王在梦中寻寻觅觅,为何不能在这方面指点一二呢?让君王达到尧舜的高度,你的技艺将会载入史册。如若和普通人谈论这些,那真是可惜了内心的抱负。
去完善
释义
1. 造化:自然界创造化育万物的力量。这里代指自然界或命运。 2. 凝然:庄重、肃穆的样子。 3. 大狙宅:比喻造化神秘莫测的境地。大狙,捕食鸟兽的猛兽。 4. 操纵掌握:控制、掌握事物的变化。 5. 不容测:无法预测。 6. 人号最灵:人类被认为是最有智慧的生物。 7. 研穷:深入研究。 8. 深探赜:深入挖掘事物的奥秘。 9. 支干:干支,古代用来记录年、月、日、时的符号体系,共有六十组。 10. 生旺:风水学中的“生旺”指的是风水宝地。 11. 形骸索:探究人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 12. 摸骨与听声:占卜的方法之一,通过摸骨和听声来判断吉凶。 13. 无烦觌面知:不用面对面也能知道事物的本质。 14. 至理:最深奥的真理。 15. 妙处从心得:指真理需要用心去体会。 16. 官君:对长官的尊称。 17. 巧中:巧妙地利用机会。 18. 一醉:形容沉迷某种事物。 19. 天下士:天下的贤士。 20. 何啻累千百:形容数量之多。何啻,即超过。 21. 肉食鄙:粗俗的权贵。 22. 正须囊锥客:正好需要才华横溢的人才。囊锥,装在口袋里的锥子,形容谦虚而有才华的人。 23. 仆仆:奔波劳碌的样子。 24. 尘埃中:指世俗社会。 25. 凤毛翮:比喻出类拔萃的人才。 26. 勿以朝野殊:不要因身处朝廷或民间而有所区别。 27. 穷通理不隔:无论贫穷还是显达,道理都是一样的。 28. 上方:指君王。 29. 胡弗为指摘:为什么不给我指点迷津。 30. 致君尧舜上:使君王成为尧舜那样的明君。 31. 尔术光史册:你的技艺将载入史册。
去完善
赏析
《赠听声上官术士》是南宋诗人李流谦的作品,这是一首赞扬听声术士的诗。诗中以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人生哲理,表现出作者对听声术士技艺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首先,诗人以“造化秘密藏,凝然大狙宅”开篇,描绘出自然界神奇奥秘的景象。接下来,他描述了听声术士在操纵、掌握之间展现的神奇能力,其技艺之高,难以预测。紧接着,诗人强调人作为万物之灵,有探究事物本质的深厚智慧。他以“惟人号最灵,研穷深探赜”表达出对人类智慧的赞美。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分析了听声术士判断命运的方法,即通过分析个体的形骸来推测其命运。同时,诗人以“摸骨与听声,个中更奇特”表达对这种独特技艺的赞美。此外,他还表示,听声术士能在不见面的情况下预知人的吉凶祸福,凸显其神秘而准确的技艺。 诗人在随后几句中传达了至理不可言传的观念,认为真正的高妙之处在于个人的内心体悟。他对听声术士寄寓厚望,希望他能用这门技术游历山水国度,造福天下百姓。这里,诗人暗含了对当时社会贤达之士的期许,希望他们能够成为引领国家进步的力量。 诗的最后部分则表达了对听声术士的支持和鼓励。诗人认为那些劳碌于尘世之人,也有可能是尚未被发现的龙凤之才。他呼吁人们不要因朝野之分而忽视真正有才能的人,并期望听声术士能发挥所长,为国家效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听声术士的赞美,强调了人类智慧和潜能的重要性,同时也流露出了对当时社会的期待和忧虑。诗人以鲜明的笔触和高瞻远瞩的视角,展示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听声上官术士》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公元1127年-1279年),这是一个政权更迭、社会动荡的历史时期。 李流谦(约公元1050年-1129年),字德远,号澹斋,又号南岳山人,蜀州成都人。他是北宋末南宋初的一位著名文人,博学多才,尤以诗名世。他曾在朝为官,后因不满时局而辞官归隐。他的诗歌作品广泛涉及社会现实、历史事件和个人情感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在南宋时期,由于金兵入侵,中原地区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一时期,许多文人志士纷纷投身于抗金斗争,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民族的未来贡献力量。然而,也有一些文人在面对现实困境时选择了逃避,如李流谦。他在官场受挫后,选择归隐山林,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 在这首诗中,李流谦通过对上官术士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人生的感慨和对时代的无奈。他认为,人生在世,应该顺应天命,不必过于执着于名利。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在当时社会环境下的心态和价值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