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二首 其二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
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
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
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关河大地自古就有数不清的纷争战事,谁曾想如今我只能袖手旁观,无力改变。
去完善
释义
的博:山名,在今四川;皋兰:山名,在今甘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开篇以镜中苍老形象起笔,通过"两鬓残"与"心如丹"的对比,凸显出诗人虽年迈却壮志未改的心境。中间两联追忆往昔戎马生涯,用"戎衣窄"和"宝剑寒"两个意象,生动展现了一个老战士的无奈与悲愤。"远戍十年"和"壮图万里"形成时空上的广阔感,展现了诗人当年的豪情壮志。尾联以"关河无穷事"收束,将个人遭遇融入历史长河之中,发出"袖手看"的深沉叹息,既是对现实的控诉,也是对理想的坚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充分体现了陆游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大约在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此时的陆游已近八十高龄,退居山阴,虽身老体衰,但心怀壮志未酬之憾。他一生以抗金复国为己任,却屡遭挫折,目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内心充满悲愤与无奈。此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写就,表达了他对逝去青春的追忆、对理想破灭的痛惜,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笔调沉郁顿挫,情感真挚深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