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斋十咏·小庭松
挺质依雕槛,盘根似旧峰。
美材高并接,强榦直相容。
度夕寒声细,凌秋翠影重。
当轩何郁郁,应只待秦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挺立的树干倚着雕花栏杆,盘绕的树根犹如旧时的山峰。优质的木材高大挺拔,强劲的树干直入云霄。在夜晚听那低语的声音,翠绿的枝叶秋天的影子分外沉重。在窗前生机勃勃的样子,好像是在等待着秦人的赏赐。
去完善
释义
1. 县斋:古代地方官吏的居所。
2. 十咏:诗体的一种,以咏物为主题。
3. 小庭松:描述庭院中的一棵松树。
4. 挺质依雕槛:挺拔的树干倚靠在精美的栏杆旁。
5. 盘根似旧峰:松树的树根像过去的山峰一样。
6. 美材高并接:松树的树枝高高向上延伸,仿佛与其他树木并列。
7. 强榦直相容:松树的树干笔直而坚实,好像能容纳一切。
8. 度夕寒声细:度过寒冷的夜晚,松树的叶子发出的声音细弱。
9. 凌秋翠影重:秋天的早晨,松树的绿色影子显得分外浓重。
10. 当轩何郁郁:松树种植在窗户前,显得生机勃勃。
11. 应只待秦封:这句诗表明这棵松树应该等待得到秦始皇的加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庭院中的一株青松,以其顽强挺拔的品质表现出宁折不屈的精神风貌。诗的前两句“挺质依雕槛,盘根似旧峰”描述松树生长的环境和其形状,虽生长在雕梁画栋之间,却依然保持其顽强的生命力。接下来的“美材高并接,强榦直相容”句则更进一步强调了这棵松树的美材和强健的树干。通过描写松树的形态,诗人赞美了其坚韧不屈的精神特质。
在后续的“度夕寒声细,凌秋翠影重”中,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松树在寒冷的环境中依然能够昂首挺立的形象。最后一句“当轩何郁郁,应只待秦封”更点明了松树傲然独立、不为外物所动的品质,暗示其等待着受到帝王的赏识。整首诗通过对小庭松的描绘,传递了诗人坚贞不屈的人格精神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县斋十咏·小庭松》是唐代诗人宁参所创作的。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担任县令期间,在小庭里所见到的苍劲松树。诗人借松树的挺拔形象,表达了对自己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正值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各种社会矛盾逐渐显现。宁参身处其中,经历了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将自己的感慨融入到了诗歌之中。
在这首诗中,宁参通过描写小庭松的形象,传达了自己在逆境中的坚定意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朝廷和社会的忧虑,希望自己的信念能唤起人们的关注和行动,共同应对时代挑战。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