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晚泊
晚泊秦淮上,无人独倚樯。
遥峰平积水,别浦露残阳。
往事随天望,新蝉聒树黄。
渔翁有深意,不语自鸣榔。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夜泊秦淮河上,无人在旁独自倚靠船桅。
远山倒影在平静的水面上,河岔处露出落日的余晖。
往事随风逝去,新生知了在树丛中喧嚣不已。
老渔翁内心深沉,无言以对只敲击船桨。
去完善
释义
1. 秦淮河: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的一条著名河流,是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2. 泊:停泊,指船只靠岸停住。
3. 倚:依靠。
4. 樯:船的桅杆,这里代指船。
5. 遥峰:远处的山峰。
6. 平积水:水面平静如镜。
7. 别浦:分流的水道,这里指的是江面的支流。
8. 残阳:即将落下的太阳。
9. 天望:仰望天空。
10. 新蝉:夏天的蝉鸣。
11. 聒:形容声音嘈杂。
12. 渔翁:捕鱼的老人。
13. 深意:深刻的寓意或含义。
14. 鸣榔:敲击船桨,发出声响,这里用来描绘渔翁捕鱼时的情景。
去完善
赏析
《秦淮晚泊》是唐代诗人赵湘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诗人在秦淮河边傍晚泊船时的所见所思。本诗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晚泊秦淮上,无人独倚樯”,描述了诗人在黄昏时分将船停在秦淮河边,独自倚靠着船桅的情景。“无人”一词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同时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的寂寥与荒凉。
接下来,“遥峰平积水,别浦露残阳”,描绘了远处山峰与平静的水面相映成趣,分别的小河露出夕阳的余晖的景象。这一句通过视觉和感觉的角度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宁静,为诗歌增添了深远的历史感和哲思。
然后,“往事随天望,新蝉聒树黄”,表达了诗人抬头仰望天空,思绪飘渺,感叹过去的时光已经逝去,只能任凭天空云卷云舒。同时,新蝉在树上鸣叫,让人感到夏日的热烈和生命的活力,这是对时光流逝和自然交替的深刻反思。
最后,“渔翁有深意,不语自鸣榔”,表现了江边的渔翁虽然沉默无言,但他们的举动却充满了深远的含义。诗人通过对渔翁的观察,表达了对生活中平凡人物的关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首诗以“晚泊秦淮”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灵感受,以及对人生、自然的深入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秦淮晚泊》是宋代诗人赵湘创作的一首描绘金陵美景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朝时期(960-1279年),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诗人在这个时期内活跃于文学界,与陆游、辛弃疾等著名文人交往甚密,共同推动了宋词的发展。
在赵湘生活的时代,南京地区已经发展成为江南的重要城市,金陵城的繁华景象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驻足游览。赵湘游历至此,被眼前的景色深深吸引,写下了这首传颂千古的《秦淮晚泊》。诗中的“水满江潮山带雨,柳浓桥断酒旗斜”形象地描绘了金陵的美景和诗人的心境。
值得一提的是,赵湘所处的时代正值北宋末年,当时朝廷腐败、外患严重,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也体现在其作品中。虽然《秦淮晚泊》看似只是一首描绘金陵风光的诗,但在欣赏其艺术价值的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