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
湖田十月清霜堕,晚稻初香蟹如虎。扳罾拖网取赛多,
篾篓挑将水边货。纵横连爪一尺长,秀凝铁色含湖光。
蟛蜞石蟹已曾食,使我一见惊非常。买之最厌黄髯老,
偿价十钱尚嫌少。漫夸丰味过蝤蛑,尖脐犹胜团脐好。
充盘煮熟堆琳琅,橙膏酱渫调堪尝。一斗擘开红玉满,
双螯uT出琼酥香。岸头沽得泥封酒,细嚼频斟弗停手。
西风张翰苦思鲈,如斯丰味能知否?物之可爱尤可憎,
尝闻取刺于青蝇。无肠公子固称美,弗使当道禁横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是一个关于描述秋季收获、品尝螃蟹的现代诗。原诗通过丰富的修辞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食的热爱和享受生活的态度。
我将它译为:
深秋十月湖水静,稻谷香飘秋蟹壮。捕鱼拉网满载归,竹篓挑水岸边旁。一双长腿一尺长,铁色外壳闪耀光芒。尝过小蟹和石蟹,再见此物令人惊艳。最恨黄须老渔民,付足价钱仍嫌便宜。它美味胜过梭子蟹,尖脐还比团脐强。摆盘煮熟丰盛鲜,橙膏酱液共调配。舀开红色珍珠粒,两螯嫩肉香气浓。买到泥封藏美酒,大口品尝不愿停。秋风起时思鲈鱼,这般美味可否知?有些事物爱又恨,曾被苍蝇来刺探。富饶公子固然好,不任其霸道横行。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湖田:湖泊周围的田地。
2. 清霜堕:指秋天到来时降下的寒霜。
3. 扳罾拖网:一种捕鱼方式,利用罾(一种渔网)和拖网捕捉鱼类。
4. 取赛多:形容捕获的鱼蟹数量繁多。
5. 水边货:指在水边交易的商品,这里特指鱼蟹。
6. 一尺长:指螃蟹的身长。
7. 秀凝铁色:形容螃蟹外壳的颜色像铁一样坚硬且光泽亮丽。
8. 湖光:湖水反射出的阳光,这里形容螃蟹的色泽。
9. 蟛蜞石蟹:两种螃蟹的名称。
10. 黄髯老:指卖螃蟹的老人。
11. 十钱:古代货币单位,表示价格低廉。
12. 过蝤蛑:超过蝤蛑的美味。
13. 尖脐:指雄性螃蟹,腹部呈尖形。
14. 团脐:指雌性螃蟹,腹部呈圆形。
15. 橙膏酱渫:指橙汁和酱汁等调料。
16. uT出琼酥香:形容螃蟹螯中的琼酥味道香浓。
17. 泥封酒:用泥封口的酒,这里指质量好的酒。
18. 张翰:字季鹰,西晋文学家,以思念家乡的鲈鱼脍而闻名。
19. 弗使当道禁横行:不要让螃蟹在道路上横行霸道。
去完善
赏析
《蟹》是一首描绘诗人所见所感而作的诗。诗人以精细的观察和诗意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湖田景色、生动鲜活的螃蟹以及各种生活场景。全诗用词生动形象,富有哲理。诗人先从描述秋天湖田的景象入手,展现了丰收的场景,使得读者仿佛能看到池塘中的片片清霜、金黄色的稻谷以及健壮活泼的螃蟹。接下来,通过“扳罾拖网取赛多”等句子,揭示了渔民们捕获螃蟹的过程,进一步描绘出螃蟹的形态与活力。紧接着诗人又通过对螃蟹味道的赞美,表现出其丰富的营养价值,使人垂涎欲滴。诗人在领略美食的过程中还颇有趣味地比较了黄髯老蟹与团脐好蟹的特点,使得整首诗生活气息浓厚,富有意趣。诗的最后部分则引入了对人生哲思的思考:美食虽好,但不能过度沉溺其中;螃蟹虽然美味,但不应纵容它们在道路上横行无忌。这种寄情于景、寓理于事的手法,使这首诗不仅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而且具有很强的思想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蟹》唐彦谦:
菊黄包蟹藕香时,缥缈双鬟玉捣衣。为报潞州贤太守,莫教秋至负题诗。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时节的丰收景象,通过描绘菊黄、包蟹、藕香等元素,展现了秋天的丰富和美好。诗人以双鬟玉捣衣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他们辛勤劳作的精神风貌。
创作时间为唐朝时期,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喜欢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和对社会的观察思考。唐彦谦作为唐代著名文人,其诗歌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秋天的丰收景象,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人民的敬重。
在唐彦谦所处的时代,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较为繁荣。然而,虽然生活富足,但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仍然艰辛。诗人借此机会提醒官员要关心民生,关注百姓的生活需求,让秋天的丰收成为惠及所有人的喜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