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端午命童采药

标题包含
端午命童采药
清薰一枕暑初炎,彩索朱符懒重拈。 天上赐衣无媚骨,山中采药有长髯。 扶衰底要三年艾,用拙何嗟六日蟾。 惟有昌阳堪引寿,一杯泛玉不妨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陈杰"这个人物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不够明确,或者这个人并不是公众人物。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具体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相关信息。
去完善

译文
在这炎热的初夏时节,我沉浸在清凉的氛围中,不愿再去触碰那些彩色的线索和红色的符咒。 天上赐予的衣裳并没有媚俗之气,山中的草药却让人充满期待。 扶持衰弱的身体需要三年的艾草,使用笨拙的技巧又何必去羡慕那六天的月兔呢? 只有昌阳这物才能引来长寿,喝一杯泛着玉石般光泽的美酒,生活更加美好。
去完善
释义
1. 清薰:指清凉的环境。薰,古同“熏”,意为温热、暖和。 2. 彩索:五彩的线绳。在古代中国端午节时,人们会挂上彩索以辟邪驱疫。 3. 朱符:红色的道教符咒,寓意祈求平安和祛邪。 4. 天上赐衣:语出《庄子·逍遥游》中“尧让天下于许由”的故事。尧把天下让给隐士许由,许由拒绝接受并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这里的“天上赐衣”寓意诗人不接受官职,保持清高品行。 5. 媚骨:阿谀奉承的性格或态度。 6. 长髯:长者多须,这里指采药的道士或山中隐士。 7. 扶衰:扶助身体衰弱的人。 8. 底要:一定需要。 9. 用拙:笨拙地做事。 10. 六日蟾:古代神话中的一种蟾蜍。《太平御览》卷五二九引《蜀志》曰:“崔赜伯喈在汉中,天旱,书足跖以祈雨。有血自足背流出。忽见一赤帻车盖下止住,遣左右问之。有一人言曰:‘我,六日蟾也,能致水。’”这里“用拙何嗟六日蟾”暗示诗人采药行善的愿望。 11. 昌阳:传说中的仙草,可使人长寿。 12. 一杯泛玉:比喻饮酒赋诗。泛玉,指斟酒时浮起的泡沫如同白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陈杰在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中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感慨。诗歌的开头描绘了夏季的炎热,通过“清薰一枕暑初炎”展现了夏天的燥热之感。紧接着,诗人提到端午节的习俗,如系五彩绳、挂朱砂符等,但这些传统活动已经让诗人感到疲惫,因此他选择了“彩索朱符懒重拈”。 诗人在接下来的诗句中提到了一些象征长寿的事物,如“天上赐衣无媚骨”(长寿衣)、“山中采药有长髯”(老翁采药的形象)以及“昌阳”(艾草),这些元素都强调了生命的延续和健康的重要。此外,诗人还通过“扶衰底要三年艾”(借助艾草驱散疾病)、“用拙何嗟六日蟾”(脚踏实地,不后悔自己的选择)等诗句表达了对生活的信念和对自然的敬畏。 最后,诗人以“惟有昌阳堪引寿,一杯泛玉不妨添”作结,表示只有像艾草一样具有长寿寓意的物品才能真正吸引人们追求生命的延长。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端午命童采药》是南宋诗人陈杰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75年,即宋末元初时期。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已经岌岌可危,面临着蒙古军队的猛烈进攻。 诗人陈杰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在端午节这天命童子去采集草药的情景。这个时期的陈杰正身处战乱之中,他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看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悲痛。 在陈杰生活的时代,医学技术相对落后,人们对于疾病的治疗主要依赖草药。因此,端午节采药成为了一种传统习俗,人们相信这样可以预防疾病、驱除瘟疫。陈杰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和对战争的厌恶。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