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杀八首 其八
虎狼非不仁,天机使之然。
蛇虺肆百毒,此亦受之天。
愿君勿憎怒,悯此心谬用。
仁气苟薰蒸,终皆变麟凤。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老虎和狼群并非不仁爱,它们的天性使它们这样做。毒蛇和水蛇散发出各种毒药,这也是出于天生的能力。希望您不要憎恨或愤怒,怜悯这些动物的错误使用。如果仁爱的气氛能够普及,最终它们都会变成凤凰和麒麟这样的瑞兽。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虎狼:泛指猛兽。这里指动物本能的猎食行为。
2. 天机:自然界的规律。
3. 蛇虺:毒蛇,比喻阴险毒辣的人。
4. 肆:任意妄为。
5. 百毒:各种恶毒的行为。
6. 受之天:天生如此。
7. 愿君:希望您。
8. 勿憎怒:不要怨恨愤怒。
9. 悯:怜悯。
10. 心谬用:心理错误的运用。
11. 仁气:仁义之气。
12. 薰蒸:熏陶感化。
13. 终皆变麟凤:最终都能变为善良之人。麟凤,麒麟与凤凰,比喻善良美好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戒杀八首·其八》是吕本中的名篇,以劝诫人们不要杀生为主题。诗中将动物的行为归结为天意使然,意在提醒人们要宽容对待它们的本能行为。诗句中的“虎狼非不仁”和“蛇虺肆百毒”表达了对动物的宽容和理解;“愿君勿憎怒,悯此心谬用”则呼吁人们在面对动物时,应该抱着慈悲之心去理解和包容它们的本能行为;而结尾的“仁气苟薰蒸,终皆变麟凤”则表达了对人类善良行为的信心,相信只要心怀仁爱,即使是老虎、狼、蛇等动物也能受到感化,变为祥瑞之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戒杀八首 其八》是宋代诗人吕本中所创作的。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47年左右,也就是南宋时期。
在创作这首古诗时,吕本中正处于人生低谷。他原本担任官职,但因被贬谪而辞官回乡,过着闲居的生活。这段时间里,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人生的思考也变得更加成熟。
同时,这个时期的南宋,社会矛盾尖锐,战乱频繁。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外部的金人侵略,都让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背景下,吕本中创作了这组《戒杀八首》,旨在劝诫人们不要杀生,以慈悲为怀,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