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标题包含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凿崖泄奔湍,古称神禹迹。 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 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 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 贻之道门旧,了此物我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约792年),字义博,唐朝时期著名文学家、官员。他的家族世代为官,其父韦銮曾任都督府长史。 韦应物在唐玄宗时期入仕,历任洛阳丞、鄠县令、栎阳令等地方官职。他性格刚直,不畏权贵,曾因...查看更多
甜甜
去完善

译文
凿通悬崖引泉水,古有大禹这传说。 夜间山里客栈吵,一个人睡难安宁。 水本身就平静,石头自然没声音; 为何两者相互碰,发出雷鸣山谷应? 交给道士去解读,了解物我间真情。
甜甜
去完善
释义
凿:开凿。 崖:山岩。 泄:排泄。 奔湍:湍急的水流。 古称:古代称颂。 神禹迹:大禹治水留下的遗迹。 夜喧:夜晚的喧哗声。 山门店:山中客店。 独宿:独自住宿。 不安席:无法安静地躺在床上。 水性:水本身的特性。 自云:自我陈述。 静:平静。 石中:石头里面。 本无声:本来没有声音。 如何:为什么。 两相激:水和石头相互激荡。 雷转:像雷声一样。 空山:空旷的山谷。 贻:赠送。 道门旧:过去的道士朋友。 了:明了,了解。 物我情:物理和人情之间的关系。
甜甜
去完善
赏析
韦应物的这首《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诗人以嘉陵江的山水景色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深沉的思考,生动描绘出禅意的哲理。在诗歌中,他不仅将大自然的壮丽景观与自身情感相结合,更揭示了自然界与人类生活的深刻联系。 诗的首联描写了嘉陵江水在山崖间奔腾的景象,称颂了大禹治水的丰功伟业。这里表现了自然界的雄伟气势,也透露出诗人对大禹智慧的敬佩之情。 接下来诗人写夜晚山间客店的喧嚣和自己的孤寂难眠,这对比体现出诗人内心的不平静。“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 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他认为水本身是平静的,石头中并无声音。这两句既是客观描述,也是诗人的主观认知,流露出他渴求内心宁静的心态。 而后诗人提问:“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他疑惑为什么水和石本是无声的,却能在相互激荡下产生巨大的声响呢?这个问题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好奇与深思,也为后文揭示人生哲理做了铺垫。 最后两句“贻之道门旧,了此物我情”表示,诗人希望通过这首诗向友人传达自己对生命和世界的理解,希望双方能够感悟到这种超越世俗的意境。此处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禅宗哲学的热爱。 综上所述,韦应物的这首《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通过对嘉陵江水流淌的声音、画面进行描述,表达了他对自然界以及生命哲学的独特思考,展现了一幅富有诗意和哲理的画面。
甜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是唐朝诗人韦应物在安史之乱后的时期创作的诗歌。安史之乱给唐王朝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但同时也使文人士大夫更深入地思考人生意义和时代责任。在这段时间里,韦应物由于政治上的波折,一度出仕担任地方官吏,后又因志趣不合而辞官归隐。这种人生经历使他既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又对未来充满期待。 这首诗表现了韦应物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深感慨。诗中的"嘉陵江"是中国西南的一条重要河流,水流湍急,象征着人生的曲折多变。诗人通过倾听嘉陵江水的声音,寄托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在面对动荡时局时的豁达胸怀。这种情感与他在安史之乱后的生活体验密切相关,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一种普遍心态。
甜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