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腰舞东风未肯休,西风吹叶翠眉愁。
谁知此是多情树,最爱春光最怕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腰肢舞动在春风中不愿停歇,西风吹过绿叶却勾起了翠眉间的忧愁。谁能料到这竟是多情的树木,最爱恋春日阳光却又最畏惧秋天来临。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腰舞东风:指柳树枝条在春风中摇曳生姿,舞动如腰。
2. 未肯休:不肯停止,这里形容春风吹拂,柳树不断摇动。
3. 西风吹叶:指秋天到了,西风起,树叶凋落。
4. 翠眉:指柳叶,此处以翠眉比喻新绿的柳叶。
5. 多情树:因为柳树的叶子在春天茂密而生机盎然,秋天落叶则显出萧瑟之感,因此称柳树为“多情树”。
去完善
赏析
《柳》这首诗,借柳树这一形象,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互映照,充满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隐含的哲理意味。诗人通过描绘柳树的形态变化,生动地展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起起落落和季节更替所带来的景观改变。在“腰舞东风未肯休”一句中,作者用拟人手法赋予了柳树生命和感情,表现出了柳树的旺盛生命力。而到了“西风吹叶翠眉愁”时,秋天的到来使柳树失去了翠绿的颜色,树叶也随风飘落,这正是自然界不可避免的生命轮回。诗人将柳树赋予的“多情”特质使其更富有诗意,同时也表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最后两句“谁知此是多情树,最爱春光最怕秋”则传递出诗人对柳树的深切理解:虽然柳树爱在春天焕发新绿,但它同样畏惧秋天凋零的命运。这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传达出了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生命中的悲欢离合等复杂情感。总的来说,整首诗构思巧妙,寓意丰富,通过对柳树的描绘,表达了深沉的人生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柳》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黄庚所作。创作于1259年左右,正值南宋晚期,国家局势动荡不安。这一时期,金兵南下侵略南宋,政治腐败、民生疾苦严重,南宋朝廷的懦弱无能使广大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诗人黄庚生活在这个时代,他亲眼目睹了国家的衰落和民众的苦难。作为一名爱国诗人,他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忧心忡忡。他通过描绘柳树的形象,表达了对自己家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战乱和民生困苦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