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喜仲春有闰

标题包含
喜仲春有闰
仲春闰月天气佳,天岂有意迟群葩。 天公正为老人设,剩添一月延韶华。 今春计日百二十,不比严霜烈日空增加。 良辰好景不易得,此日讵可容易过。 汉家天子赐甲子,所见殆可儿童夸。 直须烂醉答造物,秉烛列炬惊林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光在农历二月之间,自然界的繁盛时期稍有延迟。大自然仿佛特别关照长者,于是又多出一个月的美好时光。今年的春季过得慢条斯理,共计有一百二十个日子,与严冬和夏日不同,别有一番温和的韵味。如此美好的时光不可多得,每一刻都不容错过。汉朝的天子把这样的时光当作恩赐,世间所见的美好也许只有孩童才会无所保留地夸赞。让我们尽情欢庆,对造物的恩赐心怀感激,照亮夜晚的篝火,让林间的鸟儿都惊讶不已。
去完善
释义
1. 喜仲春有闰:这首古诗的标题是“喜仲春有闰”,指的是农历二月因为有了闰月而多了一个月。 2. 仲春:农历二月的别称。 3. 闰月:农历中的一种置闰方式,是为了协调公历与农历之间的天数差距。 4. 天气佳:这里的“天气佳”指春天的气候宜人。 5. 天意:古人的观念,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是天意的表现。 6. 群葩:各种各样的花卉。 7. 老人:指年长的智者,这里是作者自指。 8. 剩添一月:古人认为闰月是天公特意给年长者增加的享受春光的时间。 9. 韶华:美好的时光,这里指春天。 10. 今春计日百二十:今年因为多了个闰月,所以春天的日子一共有120天。 11. 严霜烈日:指恶劣的天气条件。 12. 难能可贵:不容易得到的好事。 13. 此日:指春天里的这一天。 14. 汉家天子:汉朝的皇帝,这里可以理解为古代皇帝的代称。 15. 赐甲子:古代皇帝赐给大臣生日礼物的习俗。 16. 殆:大概,几乎。 17. 儿童夸:小孩子都可以炫耀的事情。 18. 直须:应该。 19. 烂醉:饮酒过量,非常沉醉的状态。 20. 秉烛:拿着蜡烛。 21. 列炬:排列火炬。 22. 林鸦:树林中的乌鸦。
去完善
赏析
《喜仲春有闰》是南宋诗人姜特立的一首描绘闰春之景的诗歌。诗人首先指出仲春闰月的美好天气,认为这是天地特意为了老年人设置的,多出的一个月可以延长春天的美好时光。接下来,诗人计算了这个特殊的春天共有120天,比普通的春天要长,但却不会像严寒和酷暑那样令人难以忍受。这种美好的时光不可多得,应当珍惜每一天。最后,诗人以汉朝的天子赐予民间甲子(古代的一种历法)的例子来比喻当前的闰春,这个美景甚至可以让儿童都感到惊讶。因此,诗人建议我们应该尽情地饮酒作乐,感谢造物主的恩赐,让林中的鸟儿都被我们的欢乐所惊吓。整首诗充满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展示了诗人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喜仲春有闰》这首诗是由南宋著名诗人姜特立创作于宋宁宗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这个时期,南宋与金国之间的战争尚未结束,但国内政治较为稳定。 在这一年中,姜特立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他曾担任过官职,但由于直言不讳地抨击时政而遭贬谪。在庆元二年的初春时节,他突然得知自己被任命为江西提举,这让他欣喜若狂。 与此同时,由于地球公转轨道的不规则性,那年刚好有一个额外的月份(即闰月)。这使得当年的春节比往年晚了一些,而这恰恰让姜特立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准备上任。 在这种背景下,姜特立创作了这首《喜仲春有闰》。诗歌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起伏的感慨,以及对重获新生的喜悦。通过描述春天的美好景象,他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