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子常携妓见访
红英浑似识刘郎,迎笑干株夹路傍。
曙色松窗留不得,断云无处觅残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红花似乎认识我这位姓刘的朋友,微笑着在路旁迎接我。太阳刚刚升起,透过松树的窗户,但无法留住这美好的时光。断断续续的云朵飘荡在空中,无法找到那些残留的香气。
去完善
释义
1. 刘郎:这里是诗人自比,意味着李白。刘郎也寓意留恋美好时光的人。
2. 红英:这里指的是红色的花儿,也可以象征妓女的红唇或红色的衣服。
3. 浑似:完全像,非常相似。
4. 迎笑:迎着笑脸,表示热情欢迎。
5. 干株:指很多树,也可形容妓女的众多。
6. 夹路傍:路边的两侧。
7. 曙色:天刚亮时的景色。
8. 松窗:诗人在窗户边种植的松树。
9. 断云:散开的云朵。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戏子常携妓见访》描绘了诗人在清晨时分与戏子及其携带的妓女相遇的场景。诗人以“红英”喻指妓女,形象地描绘出她们在清晨阳光下盛放的姿态。接着,诗人用“刘郎”这一典故,暗示自己在繁华的世俗生活中,如同古代才子刘禹锡般漫游四海、寻求声色犬马的乐趣。“夹路傍”则强调了这种生活的繁华景象。
然而,尽管生活表面看似风光无限,诗人却感到一丝惆怅。这体现在“曙色松窗留不得”一句中。诗人以曙光中的松窗比喻自己的理想境地,表明自己无法完全沉溺于这种世俗的生活。结尾的“断云无处觅残香”则传达了诗人对于短暂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无奈。整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手法,呈现了一幅丰富而多彩的画面,使读者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戏子常携妓见访》是宋代诗人李新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北宋末年,也就是公元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这个时期正值北宋社会繁荣、文化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然而,诗人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处于他人生的一个低潮期。
在诗人的生活中,他与戏剧表演者交往密切,常常邀请他们到家中做客。在这段时间里,诗人不仅关注自己的创作,也关心民间艺人的生活和情感。他以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了这些戏子与妓女之间的微妙关系。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戏剧表演者和妓女都是社会的边缘人群,他们的命运多舛,生活充满艰辛。诗人通过对这个特定群体的描绘,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他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揭示了这些人物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挣扎,使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