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夜射通叔虞曹圃

标题包含
夜射通叔虞曹圃
束苇然膏百炬红,夜堂寒气变春融。 流星半没飞金镞,缺月初圆引角弓。 赏罚明如棘门上,和融远过泽宫中。 平心不为长眉醉,慷慨真成壮士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韦骧(1038年-1104年),字子骏,号经纶居士,浙江钱塘人。他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政治家。 韦骧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一束芦苇燃起一百盏红灯,夜晚的厅堂变得春意融融。 流星掠过天际,半途消失,仿佛金色的箭簇;残月逐渐圆满,仿佛指引着角弓的方向。 赏罚分明如同棘门之上,和谐融洽远胜于泽宫之中。 保持平常心,不被长眉醉意所困,慷慨激昂才是真正的壮士风采。
去完善
释义
1. 束苇:即扎结的苇草。这里可能指的是搭建的简易屋舍或者平台。 2. 膏:油脂,此处可能是指火炬燃烧产生的火焰。 3. 百炬红:指许多火把照亮的红色光芒。 4. 夜堂:晚上的厅堂,这里可能是指宴饮聚会的场所。 5. 变春融:变得温暖如春,这里的“春”有温暖、舒适的意思。 6. 流星:比喻快速的箭矢或投射物,这里是形容箭矢快速飞行。 7. 金镞:金色的箭头,这里用来描述箭矢的形状。 8. 缺月:不完整的月亮,这里是形容月亮初升时的形状。 9. 引角弓:拉开弓箭准备射击。 10. 赏罚明如棘门:棘门,古代皇宫的城门,这里用来表示奖惩制度严明。 11. 和融远过泽宫中:泽宫,古代养鸟的地方,这里用来表示和谐的气氛。 12. 平心:保持平静的心态。 13. 长眉醉:形容醉酒的状态。 14. 慷慨真成壮士风:表现出慷慨激昂的壮士之风。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夜间射靶的场景,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气氛的渲染,表现了诗人豪情壮志的英武之气。首联“束苇然膏百炬红,夜堂寒气变春融”以炬火照亮天地,使原本寒冷的夜晚变得温暖如春,衬托出场景的热闹和激动人心的氛围。颔联“流星半没飞金镞,缺月初圆引角弓”则通过流星的闪烁和初圆的月亮来刻画射箭时的高超技艺与自信风采。颈联“赏罚明如棘门上,和融远过泽宫中”则以军事化的奖惩制度和平和的人事关系表达了诗人的智慧和公正,展现出其作为老师的一面。尾联“平心不为长眉醉,慷慨真成壮士风”则揭示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坚定信念,表现出他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风貌。全诗层次分明,意象生动,充满了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激情四溢的英雄气概,凸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个性特点及历史背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诗人韦骧在文学创作上颇有成就。他的诗歌作品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韦骧的这首《夜射通叔虞曹圃》即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之作。诗中描绘了夜间射箭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忠诚和勇敢的赞美。 《夜射通叔虞曹圃》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正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儒家思想得到弘扬,文人墨客竞相以诗文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爱。韦骧作为当时的著名文士,深受儒家文化熏陶,他的作品充满了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在这个特定历史时期,韦骧的人生际遇也与诗歌创作密切相关。他曾任州县官吏,深知民间疾苦,关心百姓生活。在他的诗文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民生和社会公正的关注。此外,韦骧还擅长绘画,他将绘画技法融入诗歌创作,使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 综上所述,《夜射通叔虞曹圃》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是在北宋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韦骧作为当时的文人墨客,其人生际遇和时代背景共同促成了这首诗歌的诞生。在这首诗中,韦骧通过对夜间射箭的描绘,表达了对忠诚和勇敢的赞美,也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代的关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