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石灰

标题包含
石灰
鑪鞴亲从锻炼来,十分确硬亦心灰。 盖空王殿承渠力,合水和泥做一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绍昙,俗姓李,字仲华,号潜溪,又号希叟。他是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的著名诗僧,浙江四明(今宁波)人。 释绍昙自幼聪颖过人,读书过目不忘。他年轻时曾中举人,但因对官场生活不满而放弃功名,出家为僧。他在天...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鑪鞴":冶炼用具,这里代指磨砺人的艰苦环境。 2. "锻炼":这里是经历困难和考验的意思。 3. "心灰":形容意志消沉的状态。 4. "盖空王殿":佛教用语,寓意建立一个清净的信仰世界。 5. "渠力":指的是外力,即外部的帮助或影响。 6. "和合水和泥":指将泥土和水混合在一起制作建筑用的材料。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石灰烧制过程的诗词。释绍昙通过描绘石灰石经过炉鞴(即窑炉)的煅烧,最终成为坚硬的石灰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于事物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首先,诗人以石灰石在炉鞴中经受高温煅烧为喻,象征了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所展现出的坚韧品质。虽然石灰石在高温下熔化为液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温度的降低,它又会重新凝固成坚硬的石灰。这一过程寓意着生活中的挫折和挑战并不能摧毁一个人的意志,反而能够使其变得更加坚定。 其次,诗人提到“十分确硬亦心灰”,意味着即使在经历了艰苦磨炼后,石灰石变得坚硬无比,但它依然保持着一颗“心灰”。这里的“心灰”指的是石灰石内部未燃烧的部分,它们在煅烧过程中保持了原有的形状和质地。这意味着,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一个人都应该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持。 最后,诗人通过描述石灰石在建筑过程中的作用,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石灰石经过煅烧后,可以与水和泥混合,成为修建寺庙和王殿的重要材料。这意味着,一个人在经过历练后,可以发挥自己的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这也强调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每个人都是在与他人共同努力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的。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石灰》是南宋诗人释绍昙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石灰经历高温煅烧、冷却、研磨等过程,最终成为白色粉末的情景。作者通过石灰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所经历的种种磨难和挑战,以及他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正值南宋时期。这一时期,国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释绍昙作为一位出世的僧人,目睹了这些社会的疾苦,但他并未消极避世,而是积极寻找解决之道。他的诗歌充满了哲理和智慧,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在释绍昙的一生中,他曾游历全国各地,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人生哲理。他还曾担任过寺庙住持,致力于弘扬佛法,教化众生。在他的生活中,既有面对困难的坚韧,也有对信仰的执着追求。这种人生经历使得他在创作《石灰》时,能够更加深入地挖掘主题,使作品具有深刻的内涵。 总之,《石灰》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充满挑战和矛盾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释绍昙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敏锐的洞察力,创作出了一系列富有哲理的诗篇。这些诗篇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