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
花前洒泪临寒食,醉里回头问夕阳。
不管相思人老尽,朝朝容易下西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花前流泪度过寒食节,醉意中回头看向夕阳。
无论相思的人如何老去,朝阳依旧每天东升在西墙之下。

去完善
释义
花前洒泪临寒食:这里指在清明节之前,人们为逝去的亲人扫墓祭拜的日子。
醉里回头问夕阳:饮酒过量之后,看着落日的余晖,心中产生无尽的感慨与惆怅。
不管相思人老尽:形容离别的痛苦和对未来的担忧,意味着分别之后的无尽思念。
朝朝容易下西墙:指的是太阳每天都从西边落下,但诗中的“容易”是反讽的用法,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去完善
赏析
《夕阳》这首诗通过描绘夕阳景象来表达对故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中用“花前洒泪”和“朝朝容易下西墙”两个场景勾勒出一种悲哀的意境。同时,以“醉里回头问夕阳”这一情感强烈的诗句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哀愁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读起来韵味悠长,令人陷入深深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夕阳》是晚唐诗人韩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唐末五代时期,当时朝政腐败、战乱频繁,民生疾苦。
在这个特殊时期,韩偓经历了从宫廷到民间的种种变故。他曾担任翰林学士,但因直言进谏触怒了权臣朱全忠,被贬为濮州司马。后来,朱全忠篡位,建立后梁,韩偓又被迫离开中原,流亡江南。在此期间,他亲眼目睹了战乱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艰辛。
时代的相关背景知识上,当时的唐朝已经步入衰落阶段,社会矛盾激化,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严重威胁着国家的稳定。尽管朝廷内部仍有像韩偓这样正直的官员,但他们的力量已无法挽回唐王朝的颓势。同时,江南地区在战争之余逐渐发展起来,成为经济和文化的新兴之地,这也为韩偓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庇护。
在这样的背景下,韩偓创作了这首描绘夕阳美景的诗篇,以寄托他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战乱和平的期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