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友人
紫鸾栖棘乳溪边,不羡群飞漫刺天。
一见交情真我辈,更将诗句洗尘缘。
宁唯刮目须三日,恨不从公蚤十年。
只恐秋风趣分袂,尺书傥有鴈能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紫色凤凰在河边荆棘丛中筑巢,并不羡慕其他鸟儿能在天空自由翱翔。一见面便感受到我们之间深厚的友谊,更愿意用诗词来洗尽红尘俗世的牵绊。虽然刮目相看还需三天时间,遗憾的是未能更早与您相识十年。担心秋天来临时我们要分开,希望鸿雁能替我们传递这封书信。
去完善
释义
1. 紫鸾:鸾鸟的一种,这里比喻凤凰。
2. 乳溪:指哺育过溪水的源头处,这里指环境优美的地方。
3. 漫刺天:谓无拘无束地任意飞翔。
4. 刮目:用新的眼光看待。
5. 蚤:通“早”。
6. 趣:意欲,想要。
7. 分袂:分离的意思。
8. 尺书:书信的美称。
9. 傥:倘若。
10. 雁能传:用雁足传书的典故,表示信件能够寄到远方。
去完善
赏析
《忆友人》是南宋诗人虞俦的一首怀念友人的诗。这首诗通过描绘紫鸾的优雅生活以及与其他动物的对比,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朋友的深深怀念。同时,诗人表达了与友人共同切磋诗艺、用诗歌洗涤心灵尘埃的愿望。此外,诗中流露出与友人相聚时间短暂的惋惜,以及期盼鸿雁传书的愿望。总的来说,这是一首表达对朋友真挚感情的诗,情感深沉且富有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忆友人》是宋代诗人虞俦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19年至1145年间,即北宋末年南宋初年。这个时期,国家局势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
虞俦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然而,他在科举考试中多次失意,未能取得功名。尽管如此,他仍坚持读书治学,以诗书为乐。在这个时期,虞俦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切磋学问,探讨人生哲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虞俦创作了这首《忆友人》。这首诗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昔日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写道:“故人在千里,片心寄春风。”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在那个动乱年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