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中杂咏。茶人
生于顾渚山,老在漫石坞。语气为茶荈,衣香是烟雾。
庭从dx子遮,果任獳师虏。日晚相笑归,腰间佩轻篓。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出生于顾渚山,晚年居住在漫石坞。
言谈举止充满茶的韵味,衣裳带着烟雾的香气。
院子里任由孩子们嬉戏玩耍,果子任凭狩猎者们采集。
傍晚时分大家笑着归来,腰间挂着轻便的竹篓。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顾渚山:位于今浙江省长兴县与宜兴市交界处的一座山,相传因唐代顾况在此建有别墅而著名。
2. 老在漫石坞:指茶树生长在山间的石头缝隙之中。漫石坞,形容山石分散、参差不齐的山谷环境。
3. 茶荈:即茶。荈,茶叶老者。
4. 衣香是烟雾:指制茶时的烟气沾染在茶人的衣物上,形成一种香气。
5. dx子:当指砍柴的人。
6. 果任獳师虏:指砍伐果树的任务由樵夫来完成。
7. 轻篓:轻便的竹编背篓。
去完善
赏析
皮日休的《茶中杂咏·茶人》是一首描绘茶人生活的诗歌。诗人以茶叶的生长环境开篇,顾渚山和漫石坞是两个著名的产茶地,象征着茶叶的天然品质和悠久历史。接着描述了茶人的形象:他们话语间弥漫着茶香,衣裳上沾染着烟雾。这里的“茶荈”和“烟雾”都是茶的别称,表达了茶人在茶叶制作过程中的投入和专注。
第二节中,诗人描绘了茶人的生活场景。庭院里茶树郁郁葱葱,果实累累;果树下采茶姑娘忙碌的身影,她们的笑脸犹如春天的花朵。这里“dx子遮”指代茶园里的茶树,而“獳师虏”则形容那些忙碌采摘果实的茶农。诗人的笔触充满了生活气息,展现了茶人的辛勤劳作和他们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两句“日晚相笑归,腰间佩轻篓”,则表现了茶人们在结束一天的劳作后,结伴而归的场景。茶人们带着轻松的微笑,腰间挂着装满茶叶的竹篓,展示了他们的勤劳朴实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通过描绘茶人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茶文化及茶人的赞美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皮日休的《茶中杂咏·茶人》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大约公元9世纪左右。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唐朝社会正处于衰落阶段,政治腐败、战乱频繁,民生疾苦。然而,茶文化在这个时期却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成为文人墨客们喜爱的雅事之一。
诗人皮日休在这首诗中,通过对茶人的描绘,表达了其对茶的热爱和对茶人的敬意。他描述了茶人在茶园中辛勤劳作的身影,以及他们如何将茶叶从采摘、炒制到沏泡的过程。这种对茶人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写,既展示了皮日休对生活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敬重。
在晚唐时期,皮日休本人也因才华横溢而受到皇帝的重用。然而,由于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他最终辞官回乡,过上了隐居生活。在这段期间,他以茶为伴,将茶道融入了自己的诗歌创作之中,从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皮日休在面对时代变革和个人命运时的感慨与无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