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几回相与叹高才
几回相与叹高才。忽报驭风来。谁道及朝天阙,更能同上春台。
主人早晚,班聊玉笋,行听连催。湖上饱赓新唱,思堂快泻深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几回共同赞叹才子佳人。突然传来驭风的讯息。谁说抵达天阙,还能一同登上春晚的舞台。
主人在不远的将来,亦或与玉笋般的人群共度时光,聆听清脆的琴声。在湖上尽情地唱和新的曲调,在思念的殿堂快速地倾泻出深深的一杯美酒。
去完善
释义
1. 朝中措:词牌名。
2. 丘崈:宋朝文人。
3. 高才:此指优秀的文人才子。
4. 驭风:指乘坐御赐的龙风车,表示尊贵的身份。
5. 天阙:天上的宫殿,这里借指皇帝居住的地方。
6. 春台:春天时的宴席或筵席。
7. 主人:这里指朝廷。
8. 班聊玉笋:指朝廷选拔贤能,如同拔取珍贵的玉石一般。
9. 行听:将要听到。
10. 连催:连续的催促。
11. 湖上:这里指西湖。
12. 赓新唱:即唱和新的词曲。
13. 思堂:纪念逝去的皇帝的祠堂。
14. 快泻深杯:快速地倾尽杯中酒。
去完善
赏析
《朝中措·几回相与叹高才》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华的自豪和对友人的钦佩之情。“几回相与叹高才”一句,通过感叹友人的才华横溢,突显了作者对他们的敬重和欣赏。接下来,“忽报驭风来”则描绘了友人突然到访的场景,使得整首词的氛围变得更加热烈。
“谁道及朝天阙,更能同上春台”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和友人一同登上人生巅峰的愿望,体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随后,“主人早晚,班聊玉笋,行听连催”则展现了作者与朋友欢聚一堂,共享美好生活的情景。最后两句“湖上饱赓新唱,思堂快泻深杯”,则是对这段美好时光的留恋,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充满欢乐、友谊和理想的美好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朝中措·几回相与叹高才》是宋代诗人丘崈的一首词作。这首词大约创作于公元1170年左右的南宋时期。当时正值宋金对峙时期,北方失地未复,文人骚客们心怀忧国之情。
作为南宋的一位官员,丘崈在任期间积极提倡抗金政策,与同时代的辛弃疾、陆游等人结为好友。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然而,在这艰难的时局之中,丘崈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以诗言志,抒发自己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关切。
在这首《朝中措·几回相与叹高才》中,丘崈借对昔日知己的怀念,抒发了自己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渴望为国献身的理想。他以“几回相与叹高才”的感慨,表达了对逝去的朋友们的哀悼以及对他们的才情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国家危难之时,矢志不渝的决心和对国家的忠诚。
综上所述,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主要是南宋时期的政治、军事环境以及丘崈个人的经历和情感。在这样的背景下,丘崈用文字表达了自己的壮志豪情和家国情怀,展现了他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