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王推官园牡丹
风养花王接舜薰,始知仙圃别藏春。
欣闻东道招来数,得见西京谱外新。
九萼压丛看易失,万金邀客日须频。
群芳面我应相识,便是宜轻不退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风吹拂盛开的花王迎接舜帝的到来,这时才意识到神仙园子里还隐藏着别样的春光。欣喜地听闻东方的来宾相约数次,得以见到西京之外的新的乐章。那重瓣的花朵在花丛中容易让人忽略,却值得花费万金邀请客人频繁欣赏。各种花卉应该都认识我,她们应该是愿意谦恭退让的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花王:即牡丹。因牡丹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且具有王者风范,故有“花王”之称。
2. 舜薰:比喻美好的风气。舜,传说中的上古圣君;薰,香气。
3. 仙圃:古代神话传说中西王母之园圃,此处借指花园。
4. 西京:指洛阳,是唐朝的西京。这里与上文的“东道”相对,暗示了诗作背景可能位于洛阳。
5. 谱外新:乐曲之外的新的旋律,这里用来形容牡丹新品种。
6. 九萼压丛:萼,花瓣;压丛,满株。意指众多牡丹花朵簇拥而生。
7. 万金邀客:以重价邀请宾客赏花。
8. 退人:避开众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韩琦所作的《观王推官园牡丹》,全诗描绘了牡丹花的美丽与高贵,表达了诗人对牡丹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风养花王接舜薰”,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牡丹花在春风吹拂下绽放出美丽的花朵,仿佛是天生的王者,继承了舜帝的德行。这句诗传达了诗人对牡丹花的敬意和对春天的热爱。
次句“始知仙圃别藏春”,意为在欣赏了牡丹花的美丽之后,才知道仙人的花园里还藏着别样的春色。这句诗强调了牡丹花的美丽和神秘,表达了诗人对牡丹花的赞赏之情。
接下来的诗句“欣闻东道招来数,得见西京谱外新”,表达了诗人听到主人热情招待的喜悦心情,以及对能欣赏到这种西京罕见的新品种的牡丹花的欣喜之情。这两句诗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牡丹花的热爱和珍视。
接下来的诗句“九萼压丛看易失,万金邀客日须频”,描述了牡丹花繁茂的花冠和繁多的花瓣,以及它所散发出的迷人香气。这句诗表现了牡丹花的独特魅力和高贵气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牡丹花的赞美之情。
最后两句“群芳面我应相识,便是宜轻不退人”,诗人以谦虚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尽管牡丹花美丽动人,但其他花卉也有其独特的魅力。这句话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之心,同时也表现了他对牡丹花的喜爱之情。
总之,这首诗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牡丹花的美丽和高贵,表达了诗人对牡丹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以谦虚的态度表达了对其他花卉的尊重,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观王推官园牡丹》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韩琦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49年,当时韩琦担任开封府推官,正值而立之年。在这一年里,他亲眼目睹了王推官园中的牡丹盛开,从而产生了创作灵感。
在这首诗诞生的时代,北宋正处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文化艺术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作为一位关注民生、勤于政事的政治家,韩琦在任职期间曾屡次提出改革措施,以改善民生。然而,他也深知官场斗争的复杂,因此在闲暇之余,他将目光投向了自然美景,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
这首《观王推官园牡丹》便是他在欣赏牡丹花时,对生命之美、人生哲理的感悟之作。通过对牡丹花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珍惜之情,同时也传达出了对生活哲理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