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道可

标题包含
和道可
卧雨春头到地长,清风一榻借微凉。 碁声惊断高僧梦,起拨炉中未过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之道(1093年-1167年),字彦立,号相山居士,安徽滁州人。他是南宋著名的文人、政治家,历任太学正、国子监祭酒、尚书左丞等职。 王之道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游学于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春雨绵密时浓时疏,滋润万物滋长,一缕清风透过窗户吹来,驱散炎热的暑气。突然棋子的声音惊醒了沉睡中的高僧,他慢悠悠地起身,点燃了炉子里的香火。
去完善
释义
和道可:即与"道可"唱和之诗。王之道,字彦霖,安徽定远人,北宋著名诗人。 1. 卧雨春头到地长:描述在春雨绵绵的季节中,作者静卧室内,感受春天的气息。其中,“卧雨”意为休息或安静地躲雨;“春头”是春天的意思。 2. 清风一榻借微凉:表示作者感受到一缕清风拂过床铺,带来丝丝凉爽的感觉。这里,“一榻”指的是一张床;“借微凉”是指借助这缕清风来消解暑气。 3. 碁声惊断高僧梦:这句描绘了棋局上的声音突然打断了一位高僧的沉思入梦。其中,“碁”通“棋”,指下棋;“惊断”为打扰的意思;“高僧”是指有德行的僧侣。 4. 起拨炉中未过香:表示僧人醒来后,发现炉中的香尚未燃尽,便起身将香拨开。其中,“起拨”是站起身拨动的意思;“炉中”指的是炉子里;“未过香”是说香还没有烧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僧人共度雨天的情景。首句“卧雨春头到地长”,通过“卧雨”一词生动地展现出春天的阴雨天气,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春雨绵绵的湿润气息。接着的“清风一榻借微凉”则通过微风带来的凉意,表达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的惬意心情。 次句“碁声惊断高僧梦”,诗人以“碁声”来形容清脆的落子声,暗示了此刻与僧人对弈的乐趣。而“惊断高僧梦”则表现了弈棋的激烈程度,同时也表现出诗人与僧人的关系融洽、彼此尊重。 最后一句“起拨炉中未过香”,诗人以“起拨炉中未过香”的细节,展示了僧人生活的精致。同时,这句也体现出诗人观察入微,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道可》是宋朝著名诗人王之道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60年前后,即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金、宋对峙的历史阶段,国家局势动荡不安。 王之道(1093-1166),字彦猷,号相山居士,宋朝婺州义乌人。他曾任过太学正、监察御史等职务。然而,由于政治原因,他曾被贬谪到湖南、广东等地。在这段时间里,王之道深刻地体验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这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在《和道可》这首诗中,王之道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遭遇的感慨以及对祖国命运的忧虑。虽然他的人生道路曲折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和高尚的品质。这种精神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南宋时期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