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相和歌辞。猛虎行

标题包含
相和歌辞。猛虎行
寒亦不忧雪,饥亦不食人。人血岂不甘,所恶伤明神。 太室为我宅,孟门为我邻。百兽为我膳,五龙为我宾。 蒙马一何威,浮江亦以仁。彩章耀朝日,牙爪雄武臣。 高云逐气浮,厚地随声振。君能贾馀勇,日夕长相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储光羲(约707-约760年),字储光羲,号瀛洲野客,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市)人。他是唐代著名诗人,与孟浩然、王维等人齐名,被誉为“王孟韦柳”之一。 储光羲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唐...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严寒中也不怕降雪,饥饿时也不会吃人。人的血液味道鲜美,但不愿为了口腹之欲伤害神明。 嵩山是我的居所,孟津河是我近邻。与各种野兽共享美食,与五方神兽成为宾客。 驾驭战马展现威风,漂洋过海展露仁义。五彩战袍照耀朝阳,尖牙利爪伴随英勇武将。 高空中的白云追随气流浮动,大地则随着声音而震动。君主若能善用我的力量,我们将日夜不分亲密无间。
去完善
释义
太室:指嵩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南部,是中国五岳之一。 孟门:古代赵国的城门,此处泛指中国北方地区的城门。 百兽:各种野兽,这里指的是动物的肉。 五龙: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五条龙,分别代表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 蒙马:指内蒙古的马匹。 太室:指山东兖州,位于山东省西部,是古代九州的其中之一。 孟门:古代赵国的城门,此处泛指中国北方地区的城门。 百兽:各种野兽,这里指的是动物的肉。 五龙: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五条龙,分别代表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 蒙马:指内蒙古的马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猛虎行》借喻猛虎表达了诗人忠诚英勇的品质。首句“寒亦不忧雪,饥亦不食人”凸显了猛虎的坚韧品质和强烈的正义感,不畏艰难险阻,却又能坚守道义,不吃无辜之人。 “人血岂不甘,所恶伤明神。”则暗示诗人十分厌恶那些残暴、滥杀无辜的人,这种行为会遭到天谴,伤害的是自己的灵魂。 紧接着,诗中写道:“太室为我宅,孟门为我邻。百兽为我膳,五龙为我宾。”这代表诗人心中崇高的理想——在自己的领地里,要有强大的武力保护,但最重要的是,要能以仁爱对待他人,有能够共同生活的优秀伙伴。 接下来的两句“蒙马一何威,浮江亦以仁。”则是诗人以此比喻自己,既有威严又有仁义之心。最后两句“高云逐气浮,厚地随声振。”则意味着无论环境如何,只要有理想和信念,都可以扬名立万。 整首诗借用猛虎的形象,不仅展示了诗人坚忍不拔的品质,也隐含了其对道义的执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相和歌辞。猛虎行》是唐代诗人储光羲的一首五言古诗,表达了诗人在政治斗争中的雄心壮志和坚定信念。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玄宗至德年间(756-758年),这是一个动乱不安的时期,储光羲身处其中,感受到了社会的动荡和不公。 在这段时间里,储光羲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他曾因为直言不讳而被贬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勇敢地面对困难。他的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政治风云和社会现实,展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历史责任感。 在唐玄宗至德年间,社会矛盾激化,政治腐败严重,民众疾苦不堪。储光羲作为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文人,他以诗歌为武器,揭露了社会的不公,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鲜明的个性特色,成为了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